工业霸主

178 技术流失(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听到林振华怯生生的请求,何海峰笑道:“你这个不情之请,向高部长提就可以了。我们体改委是清水衙门,可是一分钱都没有的哦。”
高祖兴则点点头道:“嗯,我早就听说,江南省有个小林经理,雁过拔毛,那是从来不肯吃亏的。这次让你吃了这么大的亏,你不提什么不情之请,我倒心里不踏实了。”
众人一起哈哈地笑了起来,一半是因为高祖兴的幽默,一半是因为高祖兴的职务,领导说了笑话,就算这个笑话再冷,你也得跟着笑吧。
林振华也笑了起来,他摸摸脑袋,说道:“想不到我在部领导眼里的形象这么差,真该好好检讨一下了。”
“好了,别贫嘴了,说你的要求吧。”华克勤在一旁鼓励道。
林振华道:“我这个不情之请,其实在高部长那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我想请求外贸部给我们汉华公司一个特殊政策,这4美元的专利费,不进行外汇结算,而是直接以外汇的形式留给我们。”
这一句话一出来,下面的人都搔动起来。要求外汇留存,这个口子可太大了。大家都是干外贸的,都知道外汇留存有多少珍贵,这个年头,手上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外汇,那可太牛气了。
别的不说,当年干部出国去,一天只有十几美元的零花钱,大家都要省吃俭用,以便留下来买个大件的家电。如果你这家企业手里有外汇,省里、地区、县里的哪个领导出差时,你换点外汇给他,既不算受贿,又帮了人家的大忙,到时候,谁见了你不是客客气气的?
外汇留存这种事情,大家都无数次地提出过要求,但能够得到批准的却寥寥无几。即使能够被批准的这些,留存的额度也非常有限,几百美元就算是很不错了。可是,眼前这个嘴巴上毛都没长齐的小林经理,竟然一开口就是要把4美元全都留下。
4美元说起来好像没多少,但众人都能够算出来,今年广交会上,五叶风扇的成交量,估计得奔着200万台以上了。每台4美元的专利费,就是整整800万。你个小林经理,手上拿着800万美元的外汇,你想干什么呢?
果然,高祖兴也是一愣:“小林,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吧?你这一张嘴,可就是要几百万的外汇留存了,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留下这么多外汇吧?”
林振华道:“正因为没有,所以才有意义嘛。”
何海峰打圆场道:“小林,你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作为一家国内企业,你的原材料采购都在国内,你需要外汇干什么?据我所知,你们去年进口了不少国外设备,在用汇方面,江南省外贸厅也是非常照顾你们的,并没有给你们带来麻烦。”
林振华道:“这件事我倒是要说明一下。我们想留下这笔外汇,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想服务于社会的。”
“怎么个服务社会,你说说看,如果你说的有道理,部里可以考虑你的要求。”高祖兴说道。
林振华道:“我们留下这笔钱,想用来成立一个专利基金会。各位领导有所不知,我们申请五叶风扇的专利,前后花费了七八千美元,未来每年还要继续支付专利维护费。这还只是一个专利的费用,如果涉及到更多的专利,那么费用就更为可观了。这些前期的费用,都是香港的专利代理人钱元平律师友情赞助的,至今我还欠着他的人情呢。”
林振华虚虚实实地,先把自己申请专利的外汇来源给规避掉了,否则回头大家醒过神来,要查他是拿什么钱申请的专利,他可也是有一桩麻烦事的。关于外汇来源这个问题,他头一天已经和钱元平串过口径了,钱元平表示愿意替他背这个黑锅。这口锅背在林振华的背上,就是黑锅,而扣到钱元平头上,可就是红彤彤的了,怎么也能算是爱国港商了。
“你们公司怎么能够让人家私人垫钱赞助呢?”高祖兴说道。
林振华道:“我倒是想给他钱,可是我哪有外汇啊?去年我们签了4000多万美元的合同,我一分钱美元都没有留下,哪拿得出钱来?”
高祖兴道:“你这样说,我算明白一点了,你的意思是说,要申请专利,呃,还有维护专利,都需要使用到外汇,所以你希望能够留下一些外汇,来做这件事情,是不是?”
“正是如此。”
“可是,这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吧?”高祖兴道,“你要求4美元全部留下来,这怎么也得好几百万美元了,你打算申请多少个专利?”
林振华道:“我们目前正在开发一些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一旦开发出来,我们立即就会申请国际专利,届时可能就会涉及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专利的申请和维护,估计要用到几十万美元。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在此说出来,请各位领导指正。”
“什么想法?”
“我前面说了,要成立一个专利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将向全国的企业和个人开放,为他们申请专利提供资助。”
“你是说,你打算用这笔钱资助其他企业申请国际专利?”何海峰敏锐地问道。
他有些不太理解林振华的想法,不知道林振华的这一表态,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在与林振华的多次接触中,何海峰已经知道,林振华是一个胸怀全局的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从这点来说,林振华拿出自己的钱来替国内其他企业申请专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何海峰也知道,林振华并不是一个滥施爱心的人,否则,他也不会祭起专利武器去和侵权厂家做斗争了。专利申请这种事情,是各企业应当做的,各企业也并非没有钱去做,让他林振华掏自己的钱来为别的有能力的企业做事情,这不是林振华的风格。
听到何海峰的问话,林振华呵呵笑了一下,说道:“可以这样说,也可以换一个说法。”
“那你说说看吧。”何海峰道。
林振华道:“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建立这个基金会的原因。我观察到,国内许多企业并不珍惜自己手上独有的技术,而国外一些不法厂商,已经盯上了我们国内的技术,正在以各种卑鄙的手段盗窃我们的专利技术,并且以他们自己的名义抢注。他们一旦得逞,咱们自己的技术就反而要向别人交钱了,这个问题可是非同小可的。”
“有这样的事情?”高祖兴吃惊地问道。
华克勤在一旁插话道:“这个事情,我前两天也刚听香港的钱律师说过,当时我也很震惊。”
林振华道:“钱律师没有耸人听闻。我举个例子说吧,咱们安徽的宣纸,那是咱们国家的传统工艺,世界闻名。可是,我们至今没有对宣纸的生产技术申请专利。大家想想看,如果别的国家,比如说曰本,了解了宣纸生产的工艺之后,抢先申请了专利,那咱们怎么办?”
“这不可能吧?”安徽省的一位代表说道,“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谁不知道宣纸是咱们国家的技术,曰本人想申请就能申请到吗?”
何海峰严肃地点点头,说道:“小林说的没错,国际上的专利申请,可不管你是不是明摆着的,人家只是按程序来办事。虽然说也并不是很僵化地根据先后顺序来确定专利的归属,但如果我们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别人的确是可以抢走这个专利的。曰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如果他们找出一些历史证据,来证明他们早就拥有宣纸的生产技术,而且又抢在我们前面提出专利申请,最后这个专利归属于谁,还真不好说。”
安徽代表不以为然地说道:“何主任,这个你就放心吧,宣纸的生产,一直都是很保密的,曰本人……”
说到这,他突然哑了,眼睛里闪出一丝惶恐的神色。
“怎么啦?”高祖兴问道。
“我……我……”安徽代表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想起来了,就在两个月前,曰本来了个文化代表团,要求参观我们的宣纸生产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