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

第二章 小水滴(1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第二章小水滴
正统十一年正月十六黎明
肚子胀胀的,脸颊瘦瘦的,身上脏脏的,口袋没钱,手脚无力,可不知为何,明明什么都没有了,心里却还觉得怕。怕自己落单,怕自己被打、怕自己死掉、怕到深处,频频拭泪,低声啼哭,于是乎,人人相互挨近,彼此取暖,齐声唱:朝升堂、暮上床贼官污吏偷银粮
吃你娘、着你娘豪门招妾讨你娘
耳边传来亲切的歌声,人人都会唱,大人唱出心坎事、小孩唱出心里话,大家手拉着手,边走边唱,心里不再孤单,只觉得温暖。
温暖的地方,让人心存眷恋,大家追随着前方的身影,向前走、不停走,大人翻山越岭,后头的小孩跟不上了,便给人抱了起来,弱小摔倒了,又教强壮的搀扶起来。在这儿,没有强弱、不论尊卑,人人相互扶持、紧紧依靠,谁都不计较。
因为大伙儿心里都明白,他们就是彼此的希望。
希望是什么呢?希望就像小水滴,一点一滴,朝露坠小溪、溪水潺潺起涟漪,轻轻唱来听,万山百岳遮不住,苍生原来有声音。
一百滴小水滴,可以称为一杯酒,一千滴小水滴,可以合为一碗汤。小水滴没有性子,取只方酒杯来盛,它就是方的,拿只圆碗来装,它就是圆的。小水滴聪明乖巧,随遇而安,只求躲在杯碗里,安静渡过一生。可有一天,杯儿碗儿再也不愿收容它了,小水滴就像眼泪一样,渐渐满溢而出,寻找自己的出路。
队伍真是长,放眼望去全是人,大家低头驮背,默默前行,饿了渴了,队伍里有人传来饮食,累了倦了,便以天地为家,席地枕卧。人人追随着前方的身影,追逐一个伟大的希望。
希望究竟在哪儿呢?其实没几人说得清楚。人人只知要追随前头的脚步,向前走、一直走,前头也许什么都有,也许什么都没有,不过没人会多问什么,因为大伙儿心里都知道,万一把话说破了,就只剩下了绝望。
转眼又要黎明了。歌声益发黯淡,眼皮也越加沉重,每个人都累了,快走不动了,天上的月儿躲在彩霞之后,渐渐西沈,慢慢黯淡突然间,一道曙光射穿云海,照亮了北方,瞬息之间,天地都静了下来。
大人们张大了嘴,揉了揉眼,小孩们则跪了下来,凝望面前的异象。
穿越了千山万水,见到了这处地方,但见东方远处太阳升起,西方彩月却未落下,当此一刻,日月同临穹苍中,映照一座辉煌城池,万众屏息间,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紫禁城!
紫禁城,天下官差的大本营,紫禁城,举国兵马的总调度。从山丘远眺,面前的紫禁城宛如明珠出海,闪闪生辉,美得让人动容垂泪。雄奇景象在前,人人呼吸加快,身上发抖,刹那之间,第二记呐喊撕破夜空。
紫禁城!满天彩霞中,人人纵声高喊,擂胸顿地:紫禁城!紫禁城!紫——禁城!
撕心裂肺的哭喊,伴随了百来记喊声,一片胡喊乱叫之中,不知是谁先嚷了起来:大家冲向北京!冲啊!一时之间,天地皆动。人人都找到了希望。当先第一拨人放声呐喊,奔下丘陵,随后大人小孩、男女老幼,一齐望前冲了。
眼前的紫禁城,宛如佛经上的极乐世界,那儿必有仙女神佛居住。小水滴们哭着嚷着,他们要奔到极乐世界里,找到观音菩萨、找到如来佛祖,小水滴要请教个大道理出来。
一片激动呐喊间,突然远方现出了兵卒的身影,正向北方撤退,人群里立时传来示警:大家小心!天子兵又来了!、不要怕他们!这些人是勤王军!大家冲过去!
昨夜遇到了天子亲军,人人吓得直发抖,他们过去只见过稻草兵,没见过天子兵,这些人身穿金甲,高大威武,自称叫做勤王军,没口子的为国为民,望来十分厉害。结果打完架后,小水滴们手拉着手,齐声欢唱:勤王军、亮晶晶,为国为民真好听,打架像个狐狸精。
勤王军没有用,他们也许是狐狸精,也许是马屁精,不过无论他们姓啥名谁,都无法阻拦小水滴。大人们慷慨高歌,狂奔而出,小孩们也不再畏惧,只管手拉着手,快步尾随,突然之间,耳边听到那熟悉之至、却又刺耳之极的声响。
呒——呜——前方队伍缓下脚来,后头人海更已停下。只见紫禁城外有一匹白马,马上乘客身穿重甲,单枪匹马,手持唢呐,正自向天吹鸣。
呒——呜——唢呐声声高鸣,见得马上乘客的装束,孩子们立时哭了起来,大人也是全身颤抖,因为这个武官一点也不像勤王军,反而像是
轰隆隆咚、轰隆隆咚鼓声响起,勤王军向左右两翼撤退,现出城墙下的阵式,那儿有一员又一员大将,一队又一队兵马,投石机、洪武炮、诸及远兵器全给拖了出来,他们的旗号是
正统军——风飞砂起,天地潇潇,城池下方传来号令声,但见十万将士从中分开,现出阜城门下的巍然身影,他昂首吐纳,振臂高呼:保卫——京城!
呒——呜呒——呜全军队伍一齐昂起头来,吹响了万只唢呐。声响越来越大,益发高昂,人人摇旗呐喊,撕心裂肺,一时之间,三军士气大振,神机营、前锋营、武兴内团营、骠骑三千营,摇旗呐喊,声威之盛,弥天盖地而来。
正统军!上前一步!
轰隆隆咚、轰隆隆咚鼓声隆隆,大军开始推进了,第一排的正统军官身做赤膊,手提大刀,背后的兵卒默默无言,拖拉大炮,一步一步朝西方人海逼近。
第一排的大人们心存害怕,脚步不自禁地向后退让,因为他们认识这些人。
生于藏武、死于北关,这些人不是勤王军,也不是留守军,他们是远征西北的正统军,天下第一劲旅。
饿鬼们一起退后了。滔滔洪流嘎然而止,近月以来这股怒涛所向无敌,留守军、勤王军尽皆失守,却在京畿前给正统军挡了下来。足见这只军马威望之重,如同鬼神。
城下杀气腾腾,城上却是寂静无声。此时此地,天下无人站得比卢云更高,他高据废城,凝视西郊城外,只见饿鬼们缓缓退后,渐渐停下。阜城门下则是鼓声隆隆,当前行出一只队伍,天寒地冻中,人人赤膊上身,左手持刀,右手牵羊,面向西方人海,列做一道人墙。
正统军布阵了,出乎意料,他们的前锋没有盔甲、没有盾牌,只有一柄刀。这些勇士全都听从一个人的号令,他铁手铁腕、举止沈毅,正是卢云当年的故友,伍定远。
正统军前锋约莫万人,阵地插立大旗,标明师号,见是北关四镇。在卢云的注视下,伍定远默默行到阵中,单臂提起百斤牛弩,嘎地一声弦响,靴底压落,已将一张牛弩硬生生地撑开。
卢云做过军中参谋,自知硬弓之上,另有脚弩,脚弩之上,尚有牛弩。牛弩顽硬如铁,须得二十余人方得拉开,只是伍定远神力惊人,单脚轻轻压落,便已撑开了牛弦。看那弦上冷光辉映,将射之物并非寻常箭羽,却是一柄百斤重的大铁矛。
铁矛扬起,高高指向天际,似要将太阳一举射穿。卢云深深吸了口气,阿秀与胡正堂藏在城垛后,也不禁心摇神驰,不知伍伯伯想做些什么。
前锋蹲地。万众屏息中,巩志传下了号令。瞬息之间,北关死士应声坐倒,万众屏息间,牛弩越张越开,已然紧绷。猛听嗡地一声巨响,铁矛激射上天,消逝在天际中,人人不知所以,正惊疑间,天上落下一个小黑点,猛然沙尘飞扬,铁矛正正插入了地下,听得伍定远轻轻地道:全军上前,沿铁矛布阵。
骤然之间,人人都懂了,这铁矛是伍定远划下的一道界限,他要一尺一尺地拿回失土。
全——军上前——四名参谋齐声呐喊,号令一下,阵地里再次响起了阵阵鼓声。
轰隆隆咚、轰隆隆咚战鼓催促,唢呐高鸣,在万名北关勇士的带领下,洪武炮、投石机、十万大军,乃至于伍定远自己,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直朝铁矛逼来。小水滴们惊惶失措,脚下不禁向后退却了,千万人宛如大海退潮,被迫退到了界碑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