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

第三章 天命如此(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算过命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近来手气不顺,白日里钱如流水走,小人汹涌来,晚间辗转反侧,头疼牙疼兼撞猛鬼,看那幽冥鬼魂招手微笑,天哪,还能不去卜个卦么?
待到颤巍巍地坐上算命摊子,眼前赫见一位道貌岸然的神人,拿了生辰八字,在那儿掐指捏算,正心头惴惴间,忽见那人面带惊诧,食指举起,笔向鼻头,大呼道:“你!要发呀!!”
发了?真发了?还是别有玄机啊?
故事的主人翁姓范,号麻子,这日听说要发,登时眉开眼笑,喜不自胜。他老兄算了几十年的命,每回郎中不说他撞邪,便说他遇鬼,难得遇上好样的,还不笑得晕了么?
范麻子喜欢相命,一年总要算上十数回。倒非这人天性无聊,有钱没地方使,只因此人实在霉运过人,打小参上了“人参运”,方才养出这般怪异癖好。
什么是“人参运”?看范麻子的际遇便知晓了。这位仁兄打出生那天,家里便与人参结下不解之缘。那日东厢房婴儿呱呱落地,西厢房老头咻咻狂咳,这里吃奶水,那里喝参汤。好似在较劲似的。
人病了,便得吃药,吃药便食人参,爷爷一个人吃不痛快,之后数年不到,奶奶也咳了,一日吃半根,再一年,爹娘也咳了,一根两日三人合吃。
家里一个接一个重病,仿佛事先排队讲定,照轮而来,人参自然日日往家里跑。看那人参如流水,一根根从药辅飞出,直往家门送来,之后注入夜壶,再由范麻子亲手倒出去,做了杜鹃花肥。
日夜浇花施肥,门口杜鹃花受了人参滋补,长得自是锦绣灿烂,美不胜收,四邻都是啧啧称奇,不过家中田产却是一日比一日薄了。范麻子三十岁那年,家中田产终于吃得精光,病人们好似责任已了,两腿一伸,各自往西天见佛祖去了。
除了山边多出的几座坟墓,便似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眼见那药铺老板暗暗偷笑,分号接连开张,范麻子连哀叹的气力也没了,把最后几两银子换成纸钱烧了,便也开始他的佃农生涯。
人生到了这个田地,也不再想什么出头发越,每日干完活后,范麻子便是找大夫问诊,再不便找相士闲聊,就怕自个儿也忽然重病,却让那游手好闲的儿子再次倒楣。
这日土地庙旁来了个摸骨摊子,范麻子趁着农闲,自要过去给人摸摸,看看运数如何。哪知今日合当该发,板凳还没坐熟,半仙李瞎子瞪着一双翻白瞎眼,大喝道:“发了!”
范麻子眼前发黑,四肢发软,颤声道:“发……了?”
“当然是发了!”李瞎子吼得声嘶力竭,“恭喜官人,你范家即刻要发!快快往西横走三里,便会交上官运,快快快,官居极品啊,迟了便来不及啦!”
范麻子大喜若狂,听了官运要来,如何不兴冲冲地起身狂奔?管他刮风下雨,当下低头连走三里不止,心中更是欢喜不定。
轰地一声,朱员外的座车当头撞来,范麻子飞了出去,连惨叫也不及发出,当场睁眼死了。
惨哪,李瞎子说的官运呢,难道是骗人的?
官运才开始哪,范麻子惨死轮下,朱员外是个有良心的,立时拿出银钱抚恤遗族,眼见范麻子的老婆貌美过人、模样又是楚楚可怜,员外更加过意不去了,只想就近看顾。后来果然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半年不到,便已到床上照料去了。
阿爹给车撞,阿娘要嫁人,可怜范公子便成了孤儿。泪眼汪汪之余,范公子反而不再游手好闲,他没跟着过继,只入了破庙苦读,从此发愤图强。
十年寒窗过后,水面烟波飘渺,湖上传来一声长叹,但见那范公子独立楼头,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范家果如李瞎子所言,真出了个大学士,范公子非但官居极品,文风更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今犹受人称颂。
这日到了范麻子的忌日,范公子率同大批娇妻美妾,一同祭拜先人。只见他双手举香,跪地道:“爹爹,孩儿官至宰辅,还替乡里办了义仓。您地下有知,可以瞑目了。”说着痛哭不已。
“瞑目?放你***闷响屁!老子当然死不瞑目!”
咚地一声,祖宗牌位摔到了地下。
妻子有了归宿,儿子也成了大官,唯独范麻子还是一样倒楣,只是当日他便算长了十个脑袋,也料不到自己竟要成为一张祖宗牌位,方能换来儿子的一身官运。倘让他事先知晓了,可会抱头鼠窜,拼命来挡这天王运?
“吴半仙啊……”喧哗的市集中传来一声唉叹,“小人沦落成这个模样,您干啥还消遣我啊?”
闹市喧嚣,人声鼎沸,丹阳小镇上挤满了人潮。只见街角算命摊坐着一名中年男子,看他背后树了面招牌,上“铁口直断吴半仙”,却是当年替柳门四少相过命的吴安正。
吴安正瞪着面前的一名汉子,冷冷地道:“这位张官人,我特地为你说了大宋宰相范仲淹的故事,醒世良言,苦口婆心,用意便是劝你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度日,不要做非分之想。”
那张贩子抖了抖手上的三两碎银,哀叹道:“大师啊,咱连吃饭营生也给官军扣住了,您要我怎么办?指引我一条活路。”说着死缠烂打,直是打死不肯走的模样。
这丹阳镇位在中州,距嵩山约莫三十里,人烟稀少,向无商旅出没,谁知拜了少林一场大战所赐,今日丹阳镇上却引来无数人众。不只逃难的百姓来此躲避祸火,连武林高手也来此地观望局势,再看买卖棺材的、吃喝玩乐的、便连算命卜卦的也都闻风而至,若非丹阳镇如此热闹,吴安正世居西岳,张贩子行走嵩山,两人一个中,一个西,怎么也凑不到一块儿。
眼看张贩子苦苦哀求,吴安正看在眼里,自是暗暗摇头。天下即将大乱,世间凡夫俗子却只知蝇虫小事,分毫不知大祸临头,吴安正此行过来嵩山,实受故人之托,前来少林传信,哪知竟给这些闲人缠上了。吴安正给那人连番滋扰,也是耐不住缠,登即道:“好好好,算便算,别这般大呼小叫的。”他叹了口气,伸指便往那人左腕搭去。
那张贩子大喜欲狂,却又心惊胆战,双目紧紧盯着吴安正,颤声道:“大师,小人……小人什么时候要发啊……”
吴安正眯着眼,忽然双眉一挺,似乎看到了什么要紧物事,挥手便道:“等会儿。”张贩子吞了口唾沫,怔怔便道:“等会儿?好……我……我等……”
过了半晌,吴安正仍是不见动静,只自行翻阅经,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张贩子慌道:“大师,我等了好久,怎么没下文了?”
吴安正笑道:“真是笨啊,我是说你等会儿便能发。不是要你等。”张贩子跳了起来,大喜道:“真……真的么?”吴安正点了点头,又道:“不过这件事有些奚窍,你这回虽是交上大富运,只是千万记得,万万贪不得,人心不足蛇吞象,无论有多少金银珠宝,取足了便走。倘若贪了,八成会有……”他顿了顿,迳把下半截话说了出口:“麻烦。”
哪知“麻烦”两字说出,却没听到惊诧之声,吴安正抬起头来,眼前风声潇潇,对座早已空无一人。看这张贩子好急,一听自己要发,居然一溜烟走了,连银两也没付清。吴安正摇了摇头,这等市侩人等,他可是见识得多了,倒也不以为意。
吴安正缓缓起身,自行走到街口,抬头眺望远处的嵩山。此时朝廷大军封锁道路,纵然再想知道局面变化,却也苦无门路。吴安正眉心深锁,想起那日见到的魔火降世,又想到那双九纹丹凤眼,忍不住幽幽叹了口气。
说起张贩子,这人倒也没范麻子那般倒楣。此人自小身强体健,平日里做些小买卖过活,整座少室山的白米白菜全是他送的。少林寺两千名和尚,照外人看,大师傅们耕地不足,食粮外买,张贩子自是招财进宝,财源广进,其实张贩子经手生意多年,深知这桩买卖仅仅面子皮好看,里子里全是一蹋糊涂。先看和尚小气,香积房火头刻薄,整车白菜上去,东挑西捡之后,倒有半车退回?每十日辛苫押上一车,利头却不足三两银子,虽不算舍本生意,但也沦得一穷二白、两袖清风,三月不知肉味,四壁一片萧然。再看前日更是倒足大楣,赶着官兵封锁道路前上山,哪知才到香积房,还没来得及下货,火头硬说什么怒苍大魔头上山,今日无暇收货,便将他轰出门去。听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张贩子给人赶出山门,下山不足半里路,偏又遇上官军退却三十里,骡车财物硬生生给人扣了下来。
一股霉气冲天,直上九重云霄,怕连嫦娥都闻到了。张贩子平日本就辛苦,现下少了骡车生财,日子恐怕更难熬,他本想找个安静地方上吊自尽,哪知绝处逢春,无意间竟然听了要发,心头暗暗生出希望,寻思道:“大发是不敢想了,先能把骡子拿回来,那便是上上之喜啦。”他鼓足勇气,一路朝山脚行去,走不半里,便见前方营寨鳞次栉比,层峦叠嶂,正是朝廷大军驻扎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