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1971

223【诡异的票房增长】(2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随着观影人数越来越多,香港的街头,人们开始唱起了蹩脚的闽南腔“酒干倘卖无”,谈论着电影的女主角林清霞,而萧丽珠的电影原声唱片也开始大卖。
媒体跟随形势,也纷纷加大对《酒干倘卖无》的报道。一时间,《酒干倘卖无》完全压过了《龙争虎斗》。
林清霞在香港名气大涨,甚至压过了因为《上海滩》在香港家喻户晓的赵雅芝。
这是怎么回事?
这样先冷后热的情况一般都是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导演作品,或者没有大肆宣传的电影才会出现。
可王梓钧和他的电影都不是默默无闻啊!
而且《猛龙过江》投资80多万美元,远大于《酒干倘卖无》这部文艺片。其剧情精彩,画面火爆,结构紧凑,又是国际明星加盟,宣传到位,这部影片放在美国也是精品,怎么会被一部台湾文艺片压住?
想不通,看不透,这是无数人心中的看法。
《酒干倘卖无》诡异的票房情况立即引起了各方的注意,纷纷派人去查个究竟。要知道这两三个月香港电影市场萎靡,大家都在想办法提高票房收入,而王梓钧的电影奇怪票房,似乎让他们看到了某种可能。
任何离奇的情况出现,必有其原因。若是找出其原因,并且这种因素可以作为某种手段复制,让票房慢热的话……那不啻于拥有了电影淡季增加票房的法宝。
这种法宝邵氏已经找到了一个,那就是拍摄风月色情片。
但拍那种片子毕竟名声不好,而且也不是长久打算,所以《酒干倘卖无》奇怪的票房情况让他们忍不住想去刨根问底。
王梓钧对此也是满头雾水,心想我没做什么啊,但票房的增长怎么会这么古怪?
此时他已经回到了台湾,正在筹划公司的新片,无法去现场看个究竟,只能拜托倪匡帮他去看看情况。
王梓钧早有送倪匡的免费电影票,不过他忙着写作一直没去,等他到了自己家附近的一家电影院时,才发现这里排队买票的人早已等了多时,而对面一家正在上映《龙争虎斗》的电影院,那里购票的人只有这边的一半。
这与两部电影首映的情况成了鲜明的反比,好像刚刚调了个位置。
不止是倪匡,邵逸夫更是亲自把方逸华派过来,想搞清楚《酒干倘卖无》有什么猫腻。
王梓钧和邵氏的恩怨,也仅停留在去年的票房争夺上,毕竟王梓钧是外来户,不是邵逸夫的主要敌人。邵逸夫的大敌是培养了国际巨星李小龙的判将邹文怀,这次王梓钧能跟嘉禾打擂台,邵逸夫旗下的电影院也是出了一把力。否则嘉禾与邵氏同时拒绝放映王梓钧的电影的话,那靠一些零散的院线,绝对没有资格挑战《龙争虎斗》。
去年邹文怀借王梓钧的刀去杀邵逸夫,今年则是反了过来,王梓钧又成了邵逸夫手上的枪。否则白沐阳又不是傻子,非要跟安排自家的影片跟《龙争虎斗》这样的大片同一天上映,其中自然是为了争取邵氏的影院而做的私下交易。
方逸华不怎么出现在公众场面下,因此少有人认得她。
此时方逸华皱着眉头看着那长长的买票队伍,加入其中后,问她前面那人道:“怎么这么多人啊?这部电影有那么好看吗?”
前面那人居然是个五六十岁的大妈,她还没说话,她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就说:“当然好看,不然我怎么会把全家都带来?我都看了两遍了。”
方逸华一惊,才发现自己面前居然是一家五口集体来买票。
“《龙争虎斗》不是更好看吗?还有李小龙主演。怎么你们都来看《酒干倘卖无》?”方逸华继续问道。
那大妈说:“打来打去的,有什么意思?我隔壁小媳妇说,这部电影是讲要孝敬老人的,教人做人的,好看!”
方逸华问来问去,也没问出什么头绪,只得买票进入影院。至于那大妈说的话,她觉得完全是扯淡,要是教人做人的影片就能取得好票房,那大家都去拍教育纪录片算了。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