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1971

191【意识超前的家伙】(2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小说的奖项分别为长篇、中篇和短篇,其中五千字以下的是短篇,十万字以上的是长篇。再分设一、二、三等奖,最后还有一部分为优秀奖。
这些得奖的小说立即被各大出版社盯住,于东楼虽然早有行动,不过也没把生意做绝,只选了三部他非常看到的长篇,其他的全部放弃给他其他出版社。
有钱大家赚,这个赛事才能办得长久。
王梓钧回到自己的评委席,身边是金庸等人,看得出来,大家对于现场的盛况都非常高兴。
其中萧逸是最高兴的,因为他是纯粹的职业武侠小说家。像金庸,他写小说的同时还办杂志,古龙写小说之余还编剧本,其他的也都有些老师、编辑等等不同的职业,即便是不写武侠小说也能活下去。
萧逸这种纯以武侠小说为生的人,自然希望看到武侠界的繁荣,他和王梓钧咬着耳朵道:“前年协会创立的时候我还有一点怀疑,现在才发现这个协会的重要。这些获奖的人里,十个有一两个继续创作武侠小说,也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一个行业要发展,什么是最重要的?自然是新鲜血液,若是没有人才投入这一行,那么迟早要冷淡下去。
当然,武侠小说不景气也是重要的原因,若武侠小说赚钱的话,不用你说都有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若是不赚钱,谁愿意干这行?
获奖的选手一批一批地上台领奖,他们原先都只是普通的武侠小说迷,这次的大赛让他们看到另一条出路。
凡是获奖的小说全部会出版,即便是没有出版社要的,协会也会倒贴钱联系出版商,不过发行量可能就不会那么大了。
而且一等奖的奖励金额高达三万台币,二等奖也有一万,三等奖五千,优秀奖三千,还报销来回的车票、机票。这些钱都是从协会的会费、会刊的提成而来。
这足以激起无数人的创作热情,甚至是把一些人从漫画堆里重新拉回武侠世界。
只以这一届的投稿量来看,武侠小说恐怕会重新火爆好几年。
获奖者在领完奖后并未离开,下午的时候才是重头戏,中正厅除了一些被邀请来的获奖者和《武魂》读者,还有一些是自费前来的小说迷。
“第一届亚洲武侠文学奖优秀新人奖获得者刘念君,其《列国记》清新淡雅,富有女姓的独特细腻感情,情节跌宕起伏,又有宏大的战国世界背景……”
刘念君就是当初王梓钧碰到那位在清华的女同学,后来和古龙勾搭了一阵,不过很快就分手。古龙是浪子,刘念君是比较读力的女姓,两人能相处下来那才奇怪了。
刘念君算是如今武侠界的一颗新星,在于东楼的刻意包装培养下,如今已经出版了两部几十万字的小说,特别是还积聚了一大批以前的言情小说读者。
“嗷!”看到刘念君居然是个美女,台下不少人开始起哄狼嚎,估计又多了一批粉丝。
“第一届亚洲武侠文学奖文艺奖获得者梁羽生,其《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为代表的一系列武侠著作,承中国古典文化……”
由于武侠文化奖是创办以来第一期,因此在评选的时候大家一致讨论,最后决定把评选的年限放开。
王梓钧也得了一个“独树一帜奖”,得奖理由是《搜神记》将武侠扩展到上古时代。
“最后一个奖项,亚洲武侠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庸……”
这个奖只颁给已经封笔、且为武侠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作家。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