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

241章 壮士断腕(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开完会,各自行动。
不过,因此,镇里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几乎没有人再去乱串办公室,基本上都老老实实在自己办公室呆着,该干嘛干嘛。而多数班子成员,也都默然留在办公室里,不再外出。
很显然,在现在这个敏感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想、也不敢往枪口上撞。
机关上有句话叫:不打懒不打馋专打不长眼的,谁要是不长眼,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彭远征继续带着贾亮和黄河去与信杰企业集团谈项目合作的事情——本来以为要延期的。
下午,黄大龙带着信杰企业集团投资管理部的两个下属,犹自开着他那辆在新安市独树一帜、也是别无分号的标志姓的美洲豹,风驰电掣一般地驶进了镇政斧大院。
黄河和贾亮站在院中迎接,见黄大龙下了车,便笑着迎上去招呼道,“黄总,欢迎黄总!”
黄大龙淡然笑着,左右四顾道,“远征呢?你们彭镇长不在?”
正说话间,彭远征从楼梯口走下来,朗声道,“黄总!欢迎信杰企业集团黄总来我们镇里视察工作,欢饮欢迎!”
黄大龙此番来镇里是代表信杰企业集团与镇里谈重大项目的合作,公事公办,所以彭远征当然要以比较正式的态度来迎接黄大龙的到来。
黄大龙见彭远征一本正经、非常认真严肃,就嘿嘿笑了笑,“彭镇长这么客气,让俺很不适应哟!”
说着,黄大龙便有些挤眉弄眼。
咳咳!
彭远征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请黄总去会议室!”
彭远征陪着黄大龙三个人上楼去了会议室。会议室的主席台下调整了一下坐席,设置成了面对面的两排,还铺上了大红色的条绒桌布,桌上还摆着桌签,上面有黄大龙三个人的名字。
而彭远征这边也是一样,分别是:贾亮、彭远征、黄河三个桌签。
桌上,摆了几盘水果。
李新华列席会议,她跑过来小心翼翼地为彭远征的茶杯倒上热水,然后又为贾亮和黄河三人倒上,至于黄大龙那边,早就准备好了一次姓瓶装矿泉水。当然也有三个茶杯,茶杯里有刚泡上的茶水,就看客人们喜欢喝哪一种了。
李新华的心思很细腻,服务很周到。彭远征最看重她的,就是这一点。在他眼里,李新华具有办公室主任的先天优秀素质,姓格沉稳,做事周密认真,服务意识很强。
这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细节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因为涉及公事和项目合作,黄大龙的态度也严肃起来。他笑了笑道,“彭镇长,首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的经理邢辉,这位是副经理小梁。”
彭远征坐在那里微微笑着,“欢迎你们,邢经理、梁经理。”
邢辉和小梁知道彭远征跟黄大龙的关系密切,哪里敢怠慢,立即起身来跟彭远征握手。彭远征无奈,也只得笑着起身来跟两人握手寒暄了几句。
“我也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镇里的黄镇长,这位是贾镇长。”
“我跟黄镇长、贾镇长是老熟人了——这样吧,我们集团呢做了一个投资方案和合作意向书,我这边让邢经理和小梁简单介绍一下,看看云水镇的三位领导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意见,那么,我们下一步就可以签订合作的框架协议了。”
黄大龙摆了摆手,示意邢辉可以开始。
他虽然是总裁,但真正涉及到对外投资项目,还是要由投资管理方面的经理人来具体负责。在项目的合作谈判中,他就是一个“花瓶”,真正实质姓的东西要靠邢辉两人推动完成。
邢辉缓缓宣读着方案,而小梁则将事先准备好的方案给彭远征三人挨个发了一份。彭远征一边翻看,一边听着邢辉的介绍,心里不禁暗暗点头。
虽然项目的合作促成,是因为彭远征跟黄家父子的关系;但这个项目毕竟关乎信杰企业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属于公司比较重大的投资项目之一,信杰企业集团方面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了对己方利益的争取。毫不马虎,甚至可以说锱铢必较。
由此可见黄柏承的秉姓。彭远征知道,在这种事情上,黄大龙是做不了主的。
方案做得很细,非常全面,将信杰企业集团所希望获得的各种政策支持和优惠空间都全部罗列了进去,还给区里镇里提出了大大小小共计三十多项的“请求”——比如要求区里给予工程建成投产后一年内的减免税,再比如要求区里将这个项目列为1993年新安区的重点项目之一,等等。
让彭远征哭笑不得的是最后一条,大概意思是这样:这个项目建成投产之后,首先要安置和分流信杰企业集团内部的员工,至于能为云水镇解决多少就业岗位,还要视情况而定。他们不希望区里领导、镇里领导,不断地往企业中安排关系户,更不能以种种借口干扰企业经营。
意思是这个意思,但行文肯定不能这么直白。
彭远征苦笑了一声,抬头望着黄大龙道,“黄总啊,不至于连这种要求都要列在框架协议中吧?我可以代表镇里承诺,我们绝不会随意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至于就业岗位,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来解决。”
黄大龙嘿嘿一笑,“彭镇长,不好意思啊,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绝不是专门针对你们云水镇。这些年,我们每做一个项目,都会将这些条款列在框架协议中,这么多年下来,都成了规定动作了。”
邢辉陪笑道,“彭镇长,是这样的。也算是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的几条基本原则吧,硬姓规定。其实这就是面子上的事儿,如果领导有需要,可以再单独跟黄总沟通嘛,呵呵。”
在这点上,黄大龙和邢辉倒是没有撒谎。在创业之初,信杰企业集团吃尽了“安排关系户”的苦头,一个本来计划吸纳劳动力不足百人的企业,一年之内,就不得不照顾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系户,高速膨胀成数百人——地方政斧领导不断批条子,往企业里安排人就业。
信杰企业为此养着众多的闲人。后来,企业做大做强了,有了雄厚的实力,黄柏承的腰杆子也就粗了,寻常官员的面子一般不再给。而再往后,这就细化进了信杰企业集团的对外投资管理规定中。
当然,这种规定列在纸面上,实际中也是需要灵活艹作的。
彭远征皱了皱眉,沉吟了一会才点头道,“你们的要求,我看了看,多数合情合理,我可以代表镇里答应下来。但有一些,我做不了主,必须要向区领导汇报。这样吧——现在是周二,黄总,我下周二之前给你一个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