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279 三点理由(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机械工业委的司长朱晋文对于林振华是十分熟悉的了,去年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中国展台凭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解决方案这样一个概念,狂揽了近4亿美元的订单,爆出一个大冷门。回国之后,朱晋文受到了中央领导的点名表扬,这让他对林振华一直有一种感谢之情。
听说林振华找到自己门上,朱晋文专门推掉了一个小会,在办公室等待着林振华一行。
“朱司长,冒昧打搅了。”林振华一进门便这样说道。
“哎呀,小林,你可是稀客啊,快请坐,快请坐。”朱晋文亲自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与林振华握手,安顿他坐下,随后又向韦东齐和项哲打着招呼:“韦处长,咱们又见面了。这位是……”
朱晋文在法兰克福与韦东齐打过交道,所以对他挺熟悉。但项哲是新到汉华重工的,朱晋文是完全不认识了。
“项哲,林总的助理。”项哲本份地回答道。
“项哲是沃顿的MBA。”林振华补充着项哲的身份。
“这么厉害!”朱晋文眼睛瞪得老大,他可不是没见识的人,沃顿的MBA意味着什么,他是非常清楚的,“小林,这样的人才你也能网罗到,真有你的。”
林振华假装压低声音说道:“朱司长,你也知道我这个助理的背景硬啊,现在我有点镇不住他了,所以要跑到你这里,借你这张虎皮来撑撑腰呢。”
他这番话,虽然貌似和朱晋文说的悄悄话,但音量却足以让韦东齐和项哲都听得清清楚楚。项哲知道林振华是要搞怪,也不申辩什么,只是微微笑着,看朱晋文的反应。
“我就知道你小林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就说吧,别拿人家小伙子当挡箭牌。我看你们这位沃顿的MBA还是很朴实的嘛。”朱晋文呵呵笑着,点破了林振华的谎言。
“他只是看起来朴实,肚子花花肠子多得很呢。如果我再不做出点成绩来,他就要夺我这个副总经理的位置了。”林振华笑着说道,“古语说得好啊,不想当总经理的MBA,不是好厨子。”
大家哈哈笑了一通,便言归正传了。这一屋子的人都是聪明人,玩笑归玩笑,说正事的时候是不需要绕太多弯子的。林振华请朱晋文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说道:“朱司长,我现在的确是有一件事要求你帮忙,其实,这件事情你也是知道的,就是南部苏丹锡雅部落的那套炼油设备的事情。”
说罢,他把一封信递到了朱晋文的桌上。朱晋文展开信,认真地看了一遍,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从瓦希尔信中介绍的情况来看,南部苏丹的局势依然非常复杂,战争威胁时刻都存在。在这个时候与锡雅部落进行这种合作,风险太大了。”朱晋文说道。
瓦希尔便是南部苏丹锡雅部落的工业部长,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装备展上,他与林振华谈起过引进一套50万吨炼油设备的项目。林振华回国后,将此事提交给外贸部进行审批,外贸部在与外交部进行协商后,否定了这个项目,原因就是南部苏丹的局势过于复杂,而且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国际关系问题。在这样的事情上,我国一贯的作法都是尽可能回避的。
林振华对于这个项目也有些不踏实,加上手头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因此也没有继续去运作。他只是把外贸部的答复以信件方式通知了瓦希尔,然后就把这件事给置之脑后了。
不曾想,瓦希尔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当然,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抱住林振华这根救命稻草就不肯放手了。他给林振华写来一封声情并貌的信,信中介绍了南部苏丹目前的困难局面,请求中国朋友务必伸出援手,救他部落的人民于水火之中。
在瓦希尔的信中,林振华了解到,围绕着石油的纷争已经愈演愈烈。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都在当地发展自己的代理人,出钱出枪,让当地的部落互相残杀。锡雅部落的领导人看透了美苏的丑恶行径,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傀儡,因此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这样的乱世之中,要想独善其身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瓦希尔告诉林振华,部落领导人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信任,他相信,如果中国人要帮助他们,是绝对不会附带什么政治条件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读力与自由。部落领导人提出,希望中国朋友尽快为他们提供这套炼油设备,让他们能够把石油变成美元,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必要的武器装备,保卫自己的家园和财产。
看完这封信,林振华就再也坐不住了,这才有了这一次的燕京之行。
“小林,你们汉华重工现在的规模也不小了,贪多嚼不烂,像锡雅部落这个项目,你们何必非要去促成不可呢?”朱晋文规劝道。
林振华道:“朱司长,如果我说我是为了帮助非洲人民摆脱贫困,所以想促成这个项目,你相信不相信?”
朱晋文迟疑了一下,笑着说道:“还真不好说。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做官样文章。可是你小林这样说嘛,我还真有几分相信。”
“我看起来显得这么高尚吗?”林振华扭头看着韦东齐和项哲,郁闷地问道。
项哲笑道:“振华,你有时候的确给人一种非常正直的感觉,所以朱司长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
“我本来就很正直的好不好?”林振华表白了一句,然后回过头来对朱晋文说道:“朱司长,我跟你说几个理由吧。首先,我是一个非常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所以,非洲人民的苦难,我是非常同情的,我也是非常愿意帮助他们的。”
“嗯。”朱晋文点了点头,然后直接把林振华这个“首先”的原因给过滤掉了,他知道,林振华说的这个原因有可能是真实的,但绝对不会是首要的。
“其次,这个项目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最初给瓦希尔的报价是2.5亿美元,而成本还不到8000万人民币,这是几十倍的利润。按马克思的说法,利润达到10倍的时候,资本家就会发狂了。”林振华继续说道。
朱晋文笑道:“所以你小林就发狂了,是不是这样?”
林振华道:“我不否认。你知道,我们要卖多少石油、煤炭、稀土才能换来2.5亿美元,而这一套设备就能挣到2.5亿,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更何况,这只是一套设备的金额,未来如果再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提供更多的设备,都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朱晋文没有发表评论,只是问道:“你刚才说了两点理由,还有第三吗?”
“有。”林振华道,“这第三点理由,就是我觉得我们国家不能再这样事事都当和事佬。正如瓦希尔所说,美国、苏联都在当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呢?咱们国家要发展,未来对于石油的需求绝对是非常大的。像这种盛产石油的地区,如果我们不提前布局,未来等其他国家都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想插手也插不进去了。”
“关于林总说的这个第三点,我有同感。”项哲插话道,“朱司长,我在美国读硕士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咱们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非常讲道理,讲原则,这当然也没错,这种态度使得我们在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不少好评。然而,国际关系最终毕竟是靠实力说话的,美国人从来都不讲理,但在这个世界上,谁敢对它说个不字?在一个信奉强权的世界上,完全按规则做事,是要吃亏的。”
朱晋文听完项哲的话,扭头对韦东齐问道:“韦处长,你的观点呢?”
韦东齐不好意思地说道:“朱司长,我是老一辈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不称霸,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过,这一段时间和小林他们在一起讨论这些事情,我也受了一些他们的感染。我觉得,完全像美国那样不讲理,肯定是不行的。但完全不插手国际上的事情,可能也是要吃亏的。”
“呵呵,连你老韦都被他们给说服了,看来这个小林,还有这位沃顿的MBA,还真是有点煽动能力呢。”朱晋文笑着说道。
“朱司长,你认为我们这几个理由足够充分吗?”林振华问道。
朱晋文点点头道:“实不相瞒,关于你说到的这三个理由,我和高部长,以及其他一些同志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曾经讨论过。大家的意见,和你们非常一致啊。”
“包括第三点吗?”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