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116 关系学家(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政策好来人添劲千村万户笑盈盈不呀不靠天来不呀不靠神一把来钥匙哟开金门开呀金门……”
中午时分,汉华机械厂的高音喇叭一如既往地响了起来,先放了一段李谷一唱的红歌,接着,就听到广播员用那带着丰华口音的普通话开始发布一段通知:
“全厂的干部工人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厂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睡莲牌电风扇已经投产。为感谢全厂干部工人同志们一直以来对劳动服务公司的关心,劳动服务公司特规定,本厂干部工人同志凡需要睡莲牌电风扇者,均可按照成本价100元购买,每名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限购一台,欲购从速。”
“我倒啊,让毕敏写个稿子,怎么写成这样?你还能更没文采一点吗?”林振华听着大喇叭里的通知,真是欲哭无泪。没办法,汉华实业公司还真找不出一个好笔杆子,会计毕敏勉强算是有点文化的,写个稿子出来,也是充满了宣传腔。
不过,汉华厂的工人们却丝毫不觉得这篇稿子有什么不对的,他们从中听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购买到一台低价的睡莲牌电风扇。这种电风扇大家已经看过了,着实是非常好看,据说市场价要卖到248块钱,如果厂内价是100块,那可就是天大的便宜了。
对于电风扇的质量,大家都是非常放心的。汉华公司的青工们反映说,林经理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质检环节一个接一个,稍有点问题就要返工,而且质量问题与生产人员的工资直接挂钩,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点岔子。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想找台有缺陷的电扇都不容易。
有便宜占的时候,谁也不会放过,仅仅一天时间,在毕敏那里登记要购买电风扇的,就已经超过了500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95%以上了。有些人家是买了自己家里用,有些则是想着帮亲戚朋友买下。在那年代里,有关系能够买到便宜货,也是一种资本。能够以成本价购买一台电风扇这样的机会,没有人会白白扔掉的。
这个成本价销售的政策,是林振华在请教了几位老人之后做出的决定。汉华实业公司名义上是读力的,但其与汉华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风扇投产之后,来找林振华开后门买便宜电风扇的熟人就络绎不绝。褚红阳等人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也同样受到了搔扰。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最终宣布,一次姓地向厂里的职工提供一次优惠,每人限买一台,再想多要,就对不起了,最起码也提按着出厂价180元购买。这个政策对于全厂职工一视同仁,无所谓远近亲疏。买完这台之后,再有什么非份的要求,那就免开尊口吧。
这个政策推出来之后,林振华自己也以身作则,坚决不给自己的亲友批条子。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还请准岳父杨春山和他唱了一出双簧。
按照林振华编的剧本,杨春山选了一个公司里人最多的时候,来到公司找林振华,说有一个杨欣的远房舅舅,听说外甥女婿有点权力,想以成本价买一台电风扇自用,问林振华是否可以。
林振华当即表示毫无问题,并叫来毕敏,让她收了杨春山100块钱,发出去一台电风扇。杨春山前脚刚走,林振华就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了80块钱,交给毕敏,让她把刚才那台电风扇按出厂价入帐。
这场戏,在林振华的默许甚至暗示之下,经毕敏之口传了出去,迅速地传遍了整个汉华公司。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经理对于规章制度也是严格遵守的。连经理尚且如此,何况于自己呢?那年代的人相对都比较单纯一些,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阴谋叫作“作秀”。
对于限购的政策,厂里有些工人一开始不太理解,觉得反正是自己厂里生产的东西,还有什么可限制的。但林振华向他们算了一笔帐之后,这些人也就服气了。成本价与出厂价之间,差出了80块钱,全厂500多工人,每人一台成本价的电风扇,仅此一项,汉华实业公司就少收入了4万多元。
“一下子少赚了4万块钱啊,林经理真是很不容易的。”
“公司里都是厂里的孩子,大家也别贪心了,差不多就行了。”
“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呢。”
工人们这样议论着,也就不再提额外购买的事情了。
工人们这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领导那边的事情。梁广平把林振华喊到自己办公室,在对他领导汉华实业公司生产出新产品的事情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表扬之后,梁广平提出一个问题:厂里有一些重要的关系户,他们希望以成本价购买一些电风扇,汉华实业公司能不能予以满足。
梁广平的这个要求,是代表厂部提出来的。汉华厂不能直接向这些关系户送礼,一台电风扇200多块钱,如果直接送给关系户,那是要犯错误的。但关系户以成本价从汉华厂手里购买,那就是完全没问题的事情,不算贪污,不算受贿,光明正大,拿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公开地说。在当年,这种作法是十分流行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开后门现象,其实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这个当然没问题。”林振华呵呵笑着说,不过,话一说完,马上就加进了一个限制条件:“只要厂里需要的数量不那么大……”
梁广平满脸堆笑地问道:“林大经理,你就给我透个底吧,你们最多能够拿出多少台成本价的电风扇给厂里?”
林振华反问道:“梁厂长,我能不能先了解一下,厂里说的关系户,都是指哪些部门?”
梁广平道:“我算给你听吧。首先一个,轻化厅这边,厅领导和各个处,都要考虑吧?”
林振华道:“这个用不了太多吧?轻化厅下面有四五家厂子都有生产电风扇,我估计厅里的领导对电风扇真没多大的兴趣。”
梁广平笑道:“林大经理,这个问题就出在你们身上了。你们的电风扇样品一拿出来,就把其他厂子的电风扇给盖过了。现在这年代,谁家买个东西不想买好的?有咱们的睡莲牌电风扇在那摆着,其他厂子出的电风扇,领导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
“呃……好吧,我错了,我最大的错误,就在太优秀了。”林振华一脸郁闷地说道,“轻化厅这边,能要多少台?”
“百十台的样子吧,其实有些领导也是帮自己的亲戚朋友买。你放心,他们作为领导的,都是有分寸的,不是特别亲近的朋友,他们也不会开口。”
“行,轻化厅给我们批了材料,拿点提成也是应当的。”林振华认了。
“还有,就是省里的其他一些单位,像物资厅、省经委、省计委,这些可能都要十台八台的,主要就是和我们有联系的那些处室。”
“这个也可以。”林振华点头道。最起码像物资厅这样的单位是得紧着点拍马屁的,看看那些满处苦哈哈地找门路弄原材料的乡镇企业,再想想自己只是动动嘴就拿到了五万套风扇的材料,这点马屁算得了什么?
“还有丰华县的,省里六套班子,咱们也得表示一下吧?还有公安局、武装部、教育局、县中、卫生局、县医院、电力局、商业局、副食品公司……”
“等等,等等。”林振华连忙打断梁广平,“梁厂长,咱们跟副食品公司怎么还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啦。”梁广平道,“小林,这过年过节的,大家不要多分点猪肉、鸡蛋什么的?副食品公司说了,给他们10台成本价的电风扇,今年过年就给咱们厂2000斤猪肉的指标,这一家就能多分4斤肉呢。”
“那商业局呢?”
“布票啊,还有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今年咱们厂也有钱了,年终奖估计每人都有一两百块钱,大家买点布做件新衣服什么的,不需要商业局批条子?”梁广平解释道。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这可真够搞的。这关系网,实在是太复杂了,每个单位都把自己能够弄到的好处拿出来与其他有好处的单位共享。电风扇这种东西,在汉华机械厂不算是太稀罕的东西,但弄副食品公司去就是好东西了。副食品公司批个2000斤肉票,也不过就是大笔一挥的事情,可这就能够让整个汉华厂的各个家庭都飘起肉香。
汝之毒草,彼之仙草,这真是一条真理啊。
“好吧,所有这些单位,估计要多少台?”林振华问道。
“我算了一下,有200台应该就够了。”梁广平说道,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作出密授机宜的样子:“小林,我跟你说,有些东西,也不能多给,多给就没价值了。我就告诉他们,我手里就这么点指标。不管谁来要,我都会跟他说,这是我从别人那里挤出来的。这样,他们就会记着欠了我们的人情,你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