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第541章 关键一步(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谭龙最先惊醒过来,突然猛地一拍脑袋,十分震惊地说道:“真是怪事了,听马部长一说,还真有一点古怪。下马区是因为下马河而命名,何江华正好赶到下马区成立前夕下马,他的名字中正有一个‘江’字,一江一河,正好呼应,难道说真是命数?”
“胡说什么?”付先锋笑骂了一句,“作为[***]员,唯物主义是第一信条,怎么说起了神神鬼鬼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再神奇的事情,也要人力推动才行。何江华是陈风拉下马的,和下马区的成立没什么关系。”
付先锋不说倒好,他一解释,反而更让谭龙抓住了关键点:“下马区的名字是夏想提议的,在何江华下台之前,夏想又找了他谈话……”
谭龙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古怪,若说是巧合,也太巧了一点,既想不出强有力的反驳的话,又解释不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官场中人,在事关切身利益和前途面前,对于一些不吉利的名字,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谭龙的话,为今天的聚会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
几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传言首先在市委大院开始流传,说是下马区的名字不吉利,下马区成立,高官下马,说不定谁去下马区任职,谁就会下马!
两天后,传言就开始在省委大院传播。叶石生听了大怒,严令所有人不许私下里传播迷信思想,一经发现,严肃查处。陈风也在市委一次重要会议上,含蓄地表达了和叶石生相同的意见,号召大家坚持马列主义的信念不动摇,堂堂的国家干部,不要被什么文字游戏吓倒,上马下马什么的,只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命名而已,就象成都叫了2300多年,在历史上一直也没有成过都城……尽管陈风的发言严肃活泼,暂时压制了传言的流传,但此后不久下马区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再一次让下马区的名字寓意着高官下马的含义的传言再次兴起,并且演变成流言,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变成了流言,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此为后话,暂时不提。
与付先锋几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不同的是,胡增周回家之后,一个人在小区之中散步,思前想后,一直想了很久。
胡增周住在市委3号小区,本来他也有一栋常委楼的两层住宅,不过他没有入住,因为就他和老伴两个人住一栋上下两层200平米的房子,太空旷了,就算有保姆也觉得太没有人气。胡增周不喜欢又大又冷清的房间,所以就住在市委3号小区的房子里。
房子不大,100平米左右,两个人再加一个保姆,住着正好。
胡增周今天一下班就早早回家,草草吃了一口饭,就一个人背着手来到了小区之中散步。
市委3号小区非常安静,住户不多,大多是市委机关的头头,市委所有常委之中,只有胡增周一人住在3号小区。只不过胡增周平常非常低调,早出晚归,也很少露面,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身边住着燕市的二号人物。
今晚月色很好,月色如洗,洒落万点银辉,再加上3号小区的绿化很漂亮,月色之下就格外优美。胡增周却无心欣赏任何景色,他的心情就如远处无尽的夜色一样,凝重而深沉。
何江华的意外落马,给了他非常沉重的打击。
胡增周其实对于此时舍弃夏想离开陈风的决定,也是挣扎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孤注一掷的是,是在吴家的压力消失之后,他再电话请示京城的后台之时,后台给了他一句忠言:“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增周,你到燕市的时间也不短了,燕市当地如何看待你这个市长我不清楚,我在京城却无意中听人说起,说是燕市的一二号人物是陈风和付先锋,独独没有你胡增周!”
胡增周当时就汗流浃背,意识到他这个燕市市长当得确实是太失败了。既走不出陈风的阴影,又笼罩在付先锋的光环之下,实在憋屈得够呛。
知耻而后勇,胡增周猛然惊醒,眼下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陈风威望大降,和不少常委有了芥蒂,他如果能趁机脱离陈风的阴影,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眼下正是陈风最虚弱的时候,此时出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遇一旦错过,等陈风重整旗鼓之后他再想有所行动,不但很容易被陈风第一时间发觉,说不定还会被陈风阻挠他的计划。
在自身利益面前,交情远比不上切身前途,胡增周最终决定还是铤而走险!
终于,胡增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对于此时选择远离陈风,胡增周担忧的只是成功的可能姓有多大,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等等,并没有心理上的负担。但因为他的缘故,最终让夏想问鼎区委书记宝座流产,多少让他心中有些愧疚。
因为夏想毕竟是胡增周进入燕市之时,第一个真心信赖之人,也是第一个和他走近,并且真心帮助过他的人。他对于夏想的感觉就十分复杂,既将夏想当成一个忠诚可靠的下属,又当成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因此他对自己在关键时刻拖了夏想的后腿,心有不安。
只是又转念一想,夏想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厉害人物,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了,何必再非保他不可?但念及旧情,为了感谢夏想以前对他的帮助,以及夏想对下马区的重大贡献,他还是决定抛弃周立波,扶夏想坐上区长的位置。反正来自京城的压力已经消失,就做个顺水人情也好。
只是让胡增周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天通过了夏想的任命,第二天就又有另一股更惊人的力量压到了省委,让他大大地震惊的同时,既替夏想惋惜,又为夏想的莽撞而感叹,好好的一个年轻人,本来有着大好前途,却自己不知珍惜,肯定是要毁于一旦了。
估计是去京城借调到商务部的一段时间,年轻气盛,惹了惹不起的人物,结果现在人家的报复来了,真是可怜可叹。
胡增周还在真心为夏想可惜之余,还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谁知京城的第二波压力来得快,去得更快,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胡增周惊讶得不知所以,不明白到底在事件背后,发生了什么?更不清楚是谁在幕后出手帮了夏想!
按照胡增周的想法,出手要拿下夏想的人不管是谁,肯定是国内顶级的人物之一,否则也请不动他的后台直接出面向他施压。但不管是谁,他惹不起,夏想惹不起,就意味着事情只能有一个结果,夏想无路可走,只有死路一条。
只是突然之间两波压力都化解于无形之中,胡增周不敢也不愿相信是夏想自己的力量,也不认为是夏想撬动了哪一层关系。第一波压力来临之后,叶石生和梅升平的联诀视察,胡增周认为是陈风请来壮威的,和夏想无关。
而叶石生和梅升平也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角度考虑,不允许在燕市出现书记控制不了局面的情况发生。
自始至终,胡增周从来没有想过夏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他做出了今天的判断,完全在于他错误地估计了夏想的能量和影响力!
当然也不能全怪胡增周,一是夏想没有向胡增周说明吴家家事的来龙去脉,二是夏想的许多隐藏的关系,胡增周并不清楚,也无从得知。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一次出乎了胡增周的预料!
虽然胡增周对陈风对夏想毫不动摇的维护之意,十分不解,认为陈风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夏想而得罪了上头,不值。胡增周也坚定地相信,就算叶石生出于稳定的大局考虑出面维护陈风的权威,也不过是权宜之举,不用多久,只要上头再施加压力,叶石生肯定还会妥协。只是形势的变化之快,颇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觉,叶石生和梅升平高调力挺陈风,陈风却又突然迅速妥协,接受了他提出的让夏想转任区长的建议,在所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已经尘埃落定。
胡增周就感觉以他的政治智慧,也有些跟不上节奏了,到底在背后发生什么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怎么会一时高昂,一时低调,让人摸不到头脑。
不管是不是摸得着头脑,胡增周在陈风妥协、常委会迅速通过夏想的任命之后,就隐隐察觉到了不对,究竟是哪里不对,他一时还辨不清方向。
其实他也想主动打一个电话,向夏想说明一下苦衷,但一来认为有点太失身份,犯不着向一个副厅级下属低头,二来也有要暂时和夏想划清界限的想法。他不比陈风有省里的支持,他也知道陈风在京城的后台比他强硬,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京城中那位欣赏他的书法的后台,但后台和他之间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只有他努力做出了让后台满意的事情,他才有更进一层讨后台欢心的可能。
同时最大的考虑就是夏想既然得罪了连他的后台也要让上三分的人物,夏想基本上就等于自绝了前途。就算能顺利上任下马区区长,能不能干得长,干完一届之后还有没有升迁的可能,都有极大的不确定姓。胡增周本来就根基不稳,就更不想因为和夏想来往过密而受到牵连。
但他也多少感觉愧对夏想,也犹豫了很久,电话几次拿起又放下,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几个熟悉的号码。
下马区的任命完全通过之后,省里和市里都进入了短暂的平稳期。胡增周乘机拉拢了几名中间摇摆的常委,和几人一拍即合。
也是,当时几人以前是中间派,现在因为上一次在常委会上落了陈风的面子,肯定会被陈风记恨,与其如此,还不如早作打算,重新站队。胡市长好歹也是二号人物,紧密团结在胡市长的周围,也算是傍了大树好乘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