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第464章 急转直下(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陈风不会为了钟义平强出头,夏想也清楚,如果陈风为了一个钟义平非要强行通过提名,会让他的威望和公信力大减,夏想也不愿意做强人所难的事情。他视陈风为领导为长辈,也会处处替他着想,他所需要的就是陈风不反对即可。
“只要您和胡市长不提反对意见,一切困难就由我来想办法解决。”夏想一脸浅笑,解释说道,“其实我也知道钟义平资历有点浅,强行安排到安县,有点勉强。但眼下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放过,就太可惜了,也枉费了陈书记对我的一番教导了。时刻谨记要抓住每一个时机,许多时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陈风假装不悦地说道:“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的原话是,要大胆抓住每一个机会……”
说笑几句,陈风到底没有问夏想具体是如何打算的,反正他对钟义平之事并不太放在心上,就抱了姑且听之的态度。
夏想告别陈风,到了楼上和李丁山见了一面,随后谈了几句安县的人事安排。李丁山就也心中有数了。晚上,梅晓琳在李丁山的邀请下,几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也算是同事一场,再聚上一聚。
第二天,安逸兴和彭梦帆的稿子改好之后,葛山最后拍板定稿,将稿子拿走安排发表。夏想就开始自己动手准备第二批反驳的稿件。他准备写两篇稿子,一篇给燕省的媒体,一篇发京城支援邹老。
同时,夏想还打电话给范铮,让他也写一篇反驳的文章。不出夏想所料,范铮一口应允,还说他还可以组织几名社科院的专家一同参加到论战之中。夏想大喜,也让范铮和他一样,分写两篇,一篇留省内,一篇给邹老,以便声援邹老。
国家曰报上的论战比燕省激烈多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阵营的学者的加入,几乎成了一场蔓延所有国家媒体的论战。差不多京城有名望的专家学者都参预进来,各自撰文表达不同的立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者和不支持者几乎平分秋色,因此论战才格外精彩,也格外惨烈,完全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不过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比较笼统的政策,和百姓生活距离遥远,所以尽管论战激烈,并没有在民间引起太多的关注。也正是因此,所以上层才一直保持沉默,任由论战继续下去。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上层,是想借此看清产业结构调整有多少学者支持。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上层,也是持同样的想法。论战就先由京城开始,随着燕省的最先相应,其他省市也有了加入论战的迹象。
现阶段,论战双方差不多势均力敌,各方都有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出马加入论战,如果单纯地从学术界看待论战现象,倒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政治清明,才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京城有邹老挑大梁,夏想自然不用担心。燕省虽然没有一个领军人物,但他心里清楚,恐怕重任还得压到他的肩上。他不是学术界人物,但因为所处位置比较关键的缘故,又因为身为邹儒的弟子,在叶石生眼中,就成了不二的人选。
既要指导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又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组织并且撰写文章论战,夏想也不知道他是幸运还是不幸,做出成绩是领导的,有了过错就是自己的。
不过好就好在,夏想也相信以他的智慧,不会做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也认为,经过此次理论结合实践的宝贵经历,他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再次迈出坚定的一大步!
第三天,安逸兴、彭梦帆和严小时的稿子在燕省曰报发表,标志着领导小组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标志着叶石生坚定地继续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标志着燕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战,正式开始!
夏想却在办公室奋笔疾书,就下一步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他前天设想的可行姓建议。
与夏想埋头奋战同时进行的是,燕市的市委常委会上,就安县的人事安排,也进入了真正的较量阶段。
和陈风预想一样的是,方进江提出了安县的人选名单后,付先锋就书记和县长人选简单发表了议论,表示同意江天和[***]的提名,但对钟义平的提名,坚决反对,并且再次阐述了他的反对理由。
“钟义平同志工作勤恳认真,也在省市两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按理说如果想到基层锻练,先从乡长干起是最合适的安排,等几年后有了在基层的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成绩,再任党委书记,再进常委才符合规范。”付先锋淡淡地看了陈风一眼,“在书记碰头会上,我就向陈书记表明了我的态度,为了维护组织上提拔干部的公正、公开和公平的原则,我认为,钟义平同志的提拔,还是搁置为好。”
陈风不说话,一脸平静,看了李丁山一眼。
李丁山轻笑一声:“王书记,事事都讲究经验,是不是有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没有经验,都是新兴事物,现在不是一样秩序井然?改革开放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样,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在探索中前进。同理,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能一句没有工作经验就打倒一片。说到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全国那么多空降的市长和书记,许多人从未没有离开过京城,难道因为没有在地方上从政的经历,就不能下到地方上任职了?”
李丁山的话引起了一阵轻笑。
秦拓夫毫不在意付先锋的脸色,笑呵呵地说道:“当干部都想要有经验的,娶媳妇没人想要有经验的,事情得分两方面对待。”
话粗理不粗,众人由轻笑变成了大笑。
付先锋是大家族出身,从小注重各方面的教育,从不说粗话脏话。李丁山的话已经让他很不高兴了,秦拓夫的话更让他感觉落了面子,不由心中一怒,说道:“秦书记,现在是在开常委会,不是说家常,说话要文明一些。”
秦拓夫倒不是出于维护钟义平的目的,而是他因为夏想提醒,特意查了一查纪委里面是谁在背着他查曹殊黧的公司,结果发现一个副书记和两个处长最近和付先锋走动频繁。他平常看似大咧咧,实际上对纪委内部的权力抓得很紧,不容别人胡乱插手。陈风想要安插人还好说,毕竟是一把手,付先锋排名第三,还把手伸到了纪委里面,真是自找麻烦。
他就对付先锋意见大了。
“我说话粗,但办事不粗。我就是从基层上来的干部,付书记不是最喜欢说有基层工作经历吗?我的基层工作经历比在座的各位都丰富,怎么我的官反而不是最大?”秦拓夫说话直不假,但心眼不直,也不少,“付书记从京城空降到了燕市,以前好象也没有在地方上的从政经历,更没有担任过副书记,怎么我觉得付书记的工作也做得非常不错,不象没有经验的人?”
这话问得有趣,连陈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埋怨秦拓夫说道:“拓夫,开会时,严肃一点。”
秦拓夫不以为然地说话:“开会就是大家商量事情,商量事情,有严肃的时候,就有活泼的时候。要不怎么当年主席教导我们的说,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你们严肃,我就活泼好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付先锋做事情喜欢一板一眼,他哪里知道真正从基层上来的干部,插科打诨的水平一流,在下面许多事情就是在嘻嘻哈哈中定下来的。他还以为秦拓夫是故意捣乱,就是要让他难堪,就不快地说道:“说了半天,秦书记对钟义平的提名是什么态度?”
“钟义平小伙子人不错,有学历有能力有毅力,下去当个常委、乡党委书记也不是不可以……”秦拓夫看出了付先锋动怒了,心想小毛孩子一个,在我面前还想装大瓣蒜,还嫩了一点,玩手腕,不是你是什么汰渍档就比别人高明。
微一停顿,秦拓夫见付先锋脸上的表情有点古怪,就又一笑说道:“我听了方部长的提名意见,也听了付书记的反对意见,感觉还是方部长的提名意见说得透彻一点,让人信服,而付书记的话空洞一点,没有打动我……我决定,等等再表态,再听听付书记的高论再做决定。”
付先锋明白过来了,秦拓夫是拿他取笑,等着看他的笑话,不由怒道:“秦书记,常委会上各位领导都在,请您自重。”
秦拓夫气不顺,被付先锋一个不到40岁的人当面数落,顿时脸色一寒,“啪”的一声拍案而起:“付先锋,我老秦哪里不自重了?你倒是说说,你一口一个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怎么不说说你自己?”
常委会上拍桌子的现象不少见,甚至还有骂娘的事情发生,都是人,不是说当了官就改了脾气了,所以大家面面相觑,虽然都是一脸吃惊,却也没有人表现得过于惊愕。
倒是秦拓夫拍完桌子,说完话,又自顾自坐了下来,看了大眼瞪小眼的众人一眼,又笑了:“怎么了?没见过我老秦拍桌子?当年我在下面开会,还骂人打人呢!革命工作,难免要真情流露,对不?话说当年太祖还在会议上骂娘,我老秦没有太祖的气概,拍拍桌子也不算什么,是不是?”
比起付先锋,在座的大部分人还是和秦拓夫相处的时间长,知道他粗中有细的姓格,也知道他今天的举动肯定是借题发挥,估计是哪一方面付先锋得罪了他。这种不大不小无伤大雅的事情,谁又会认真?就连陈风也笑骂说道:“行了老秦,收起你的粗暴作风,文明开会。”
“要比文明,我老秦不比任何人差。”秦拓夫坐了下来,恢复了一脸平静,十分礼貌地说道,“请付先锋继续发言,谢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