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主持为考察弟子,让他们写一首禅诗。
众弟子皆不敢落笔。
寺庙首席弟子,亦是一位天资聪慧,灵根高照的佛门天骄,便落笔写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句子。
此禅诗意境深远。
诗成。
众弟子称赞。
但寺庙主持见后,却没有评价什么。
几日后。
六祖路过走廊,看到众同门都在膜拜此诗,便让人帮忙读一下,他听完后,笑着说:“我也有一首,谁帮我写一下?”
就这样——
在【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旁边,多了另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千古禅诗。
寺庙主持看到此诗。
但没有夸赞,反而臭骂一顿,命人拭去此诗。
但当夜却把六祖喊至禅房。
付法传衣。
这就是六祖的故事。
后来,六祖在南方创建寺庙,并且在南北论佛时,大败当年的大师兄,也是北方诸僧之首‘神秀禅师’。
南传佛教成为正统。
六祖后编写《坛经》,就用到‘顿悟’一次,称之为‘见性成佛’。
意思是——
众生皆佛,当认清自身的那一刻,便可成佛。
佛门不修真气,不修术法,修炼九识神通,修炼方法就是诵读经文,在某时某刻,幡然顿悟,境界自升,神通自成。
六祖就是。
他能从听别人诵《金刚经》成佛,足以说明一切,后来佛门第二种修炼之法‘七十二波罗神焰’亦是六祖所创。
顿悟。
可长可短,或一眼千年,或白驹过隙。
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
方昱的状态就是顿悟。
他不知过了多久。
一直处于沉睡中,身体自行按照古朴男子吐纳法运行,贪婪吸收着方圆百米的天木林能量,境界水涨船高。
一天一夜过去。
护道的徐鹭鸳,突然有所察觉,朝方昱看来,见其真气剧烈震荡,似突破关卡,猛然扩散开来。
呼。
周围植物都被吹动。
“晋级了?”
徐鹭鸳一愣。
“他的天赋太强了吧?”徐鹭鸳虽从没说过,可一直以来都认为方昱天赋妖孽,而今目睹他在眼皮底下晋级,表情更是精彩,内心震撼无比。
入羽化门三个月,晋级脱胎七重境。
一月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