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王朝

第六十六章 仙符宗(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虎狼北军驻地正中的营帐里,光线黯淡,只点着一盏油灯。
只是铺着普通棉褥的床榻上,梁联脸色木然的盘坐着,数股凝结不散的天地元气悬浮在他身外,犹如数面盾牌,又如数块墓碑。
忽然之间,他感应到什么,睁开双眼朝帐外望去,目光森冷如电,充满浓厚的戒备之意。
即便是他,在这一刻都感觉到了令他浑身冰冷的杀意,破空而至。
哗啦一声,帐帘已被浓厚的水汽冲开。
身穿白狐毛大衣的白山水出现在帐内,水汽侵灭了油灯。
梁联眉头微挑。
白山水只是平静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帮我查擅阴气鬼物之道的七境修行者。”
……
梧桐落酒铺后院的卧房里,却是点亮了一盏油灯。
丁宁将长孙浅雪从樊卓身上搜出的所有东西,一一在自己的床榻上铺开。
此时他的心情已经恢复了平静。
对于樊卓这样的人物而言,只有做交易的可能,不存在从他们的口中榨取到什么有用讯息的可能。
对于自幼便比公主还要娇贵,之后离家修行也是高高在上,连人情世故都不太通的长孙浅雪而言,今日这样的表现已经很好。
对于他自己而言,人生总是存在着无数种可能,若是真无法进入岷山剑宗,他还存在两种选择,九死蚕散功,或者从孤山剑藏中得到可以解决的办法。
樊卓身上的东西并不少,很多都是正常人会用的随身物件,显然他觉得自己连一丝可能死去的可能都没有。
丁宁连银两等最普通的东西都没有放过,逐一仔细的看过之后才剔除到一边。
最后他的面前只剩下了三件东西。
一颗珍珠,一卷发黄的羊皮书卷,一块木牌。
珍珠足有龙眼大小,在这黑夜之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如有一**的波浪不停的在表面氤氲,然而最为奇特的是,这颗珍珠还是半透明状,内里一片蔚蓝犹如大海,其中的光亮似是隐隐结出一些画面。
丁宁微微眯起了眼睛,他看清这颗珍珠内里的画面似乎是一座仙岛,无数天宫美宇,布满灵泉灵药。
“这是什么?”
在之前的过程里,长孙浅雪只是耐心的等待着,等到此时,她才出声问道。
“这是蜃珠,海外一种庞大贝物结出的宝珠。”丁宁说道:“大秦王朝自开辟海外航线至今,一共发现了三颗这样的蜃珠,这蜃珠在海外诸国被称为仙域海图,传说内里结出的图影,是它一生所至的所有海域中,灵气最为充沛之地。元武三年,大秦王朝的铁甲船队就凭借一颗蜃珠中的海图最终发现了东莱岛,获取了大批修行的灵药。”
长孙浅雪眉头微蹙,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蜃珠,记得家中以前也有一颗,只是传说中未必可全信,其中的海图飘渺无踪,只是虚幻。所有此种蜃珠,其中海图被证实存在的,只不过十分之一。”
丁宁沉吟道:“大魏王朝全盛之时,也曾有开辟海外之心,云水宫主修水系功法,自然首当其冲,只是后来魏朝覆灭,云水宫都只剩下寥寥数人。只是凭这数人要入海外,则是茫茫无期,年岁不知了。”
长孙浅雪点了点头。
这颗蜃珠恐怕是那时候云水宫的遗留,只是要凭现在的云水宫去海外寻找虚无缥缈,未必存在的仙岛,却是根本力所不及。
丁宁将这颗蜃珠也放在一边,打开了那卷发黄的羊皮书卷。
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目光就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水注经?”
长孙浅雪不解的问道,“他带着这在身上做什么?”
这长陵水注经并非是什么修行典籍,而是前朝一名阴姓大夫编制的水利图录,记录了长陵和关中一带地下水的流向,也叫阴注经。
这份水利图录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只是后来地形更改,大秦王朝又为了农田水利修建了大量明沟暗渠,这这份水利图录的基础上,大秦王朝也有了更为完善的水经。
看这份羊皮书卷年代极老,应该便是前朝之物。
带着这样古老而有些不合用的水利经注在身上本身就已经有些难以理解,而且长孙浅雪看得出此时丁宁的神色极为异常。
“看来传闻没有什么问题,云水宫的手里的确有孤山剑藏的遗物。”丁宁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她美丽的双目,说道:“而且他们已经知道了如何从那遗物上参悟孤山剑藏的方法。”
长孙浅雪蹙眉,“为什么?”
丁宁说道:“世上人只知孤山剑藏有藏宝图遗留下来,却不知道所谓的藏宝图,是暗含玄机,是用天地元气的流向,来表明某些方位。一些矿脉、暗河的走向,能够对修行者摸清一些天地元气的走向有帮助,现在地上许多地貌已然更改,要想摸清真正的地下暗河的走向,还是要借助之前的水注经。如果真是如此,那说明白山水至少已经知道了破解孤山剑藏遗物的方法,已经开始着手设法参悟破解。”
长孙浅雪的面上瞬时笼了一层寒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