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多面手

075章 天才儿童多奇葩(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记者中不乏路子比较野的人士,有人很快就从泳协那边搞到了选手报名表,大家一看杜柯的报名项目,唉呀妈呀,都鸡冻了。
“杜柯报了所有的个人项目!”
“尼玛还有三个接力赛!”
“也就是能报的他全报了……”
“我们的亚洲新速度想干嘛?刷副本打装备吗?”
“刷金牌吗?”
“冠军赛的金牌有啥好刷的?”
“难道是……刷票?”
“世锦赛门票?”
记者们头脑风暴之后,得出了一个统一的推论:杜柯利用这次全国冠军赛的机会,要做出巴塞罗那世锦赛的门票成绩。
得出这个推论之后,媒体朋友们沉默了,沉默片刻,不禁更加鸡冻:“杜柯刷冠军赛全项目只是跳板,他真正的意图是今年7月,是巴塞罗那!他要去欧洲刷金牌,刷世锦赛的金牌!”
不敢说杜柯的这种壮举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对于媒体人来说,这种穷其职业生涯也难遇到一次的新闻让他们无比沸腾。
但也有唱反调的。
“自、蝶双xiu的游泳选手很常见,再加个仰,那就不多见了。再加个蛙?我持怀疑态度。蛙泳技术和前面三个完全不同,真有这种全才?”有个小胡子记者存疑道。
一个小眼镜记者反驳到:“那混合泳选手怎么说?不都能游吗?”
小胡子:“亏你还是游泳记者,混合泳和专项能相提并论吗?”
小眼镜不甘示弱:“我刚转型当体育记者,春节前我还是娱记,嗯,以前也报道过明星足球赛……技术上的问题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想说的是,管他什么技术、理论之类的,纪录不就是拿来破的?马子不就是拿来推的?你管他什么体位,推的爽就行呀,你和你马子爱爱的时候还讨论角度方向、侵彻力、摩擦力之类的技术改良理论?从新闻价值上来说,我力挺杜柯,只要他能刷成功,必火!做为一名记者,能现场报道这种历史性的新闻,无憾了!”
小胡子脸一黑,不想搭理这个娱记出身、不讲道理的哥们了,只是执拗的嘀咕着:“我还是存疑……”
记者们正YY着,杜柯又出场了。
杜柯在第二场仰泳预赛里刷新了徐加余刚刚创造的全国纪录,同时又刷出一张世锦赛门票,24秒90的成绩达到世锦赛入门线。困扰中国男队多年的仰泳似乎看到了崛起的希望,3年未曾刷新的50仰全国纪录在5分钟内变成了路边货。
现在,杜柯继续着刷票事业,准备向50米蛙泳发起冲击。
比完仰泳预赛,到现在准备上蛙泳,杜柯就休息了不到30分钟,因为男子仰泳预赛之后的女子仰泳预赛也只有四场。
游了两场50米,体能有消耗,但问题不大,杜柯现在还有够用的体能储备。只是的CD还没结束,他现在能用的特技只有一个。
如刚才那个唱反调的小胡子记者所言,蛙泳的技术特点和其他三个泳姿有着较大差异,不管是蝶腿、仰腿、自由泳打腿,其腿部动作都是“打”。而蛙泳的腿部动作是“两腿对称屈伸蹬夹水”,可以概括为一个字“蹬”。
反正蛙泳这个名称很形象,看看青蛙怎么游泳就知道了。
相比于其他泳姿,蛙泳是最讲究技术性的,往往也是身体条件不如白人的亚洲选手首选的泳姿。日本蛙王北岛康介曾统治了很多年世界蛙坛,直到09年,比北岛年轻6岁的范德伯格崛起,这位有着荷兰血统的南非白人成为了新一代的世界级蛙王。
而现今的中国男蛙呢,只能说跟男仰差不多的情况,男蛙、男仰都是长期被压制的难兄难弟。
中国唯一拿得出手的中国蛙王赖中坚在去年亚锦赛结束后,因为伤病宣布退役。
目前中国男蛙只剩一位选手能走出国门闹腾闹腾,就是杜柯的国家队队友李夏炎。
李夏炎在50蛙预赛第1小组中拿到第一,晋级了半决赛。
现在轮到第2小组的杜柯出赛了。
男子50米蛙泳预赛第2小组的比赛开始,杜柯开了特技强力起跳,入水之后开始强力……裸奔。
没特技了,只能裸奔(泳)。
裸泳就裸泳吧,杜柯划臂蹬腿,切换蛙泳呼吸换气节奏,很有规律的开始闭气埋头入水、划臂、抬头出水,口部刚露出水面他立即吐完一口气、并马上吸满一口新空气,再次埋头入水、划臂……这是一轮蛙泳游泳循环。
蛙泳的呼吸换气是个技术活,和老百姓无师自通的抬头蛙不同,初学者学习正规蛙泳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换气,否则几个来回下来呛死你。
即便是职业蛙泳选手,也需要有较好的呼吸换气节奏,才能保证整体竞速性。
换气啊换气啊,平砍啊平砍,冲着冲着,杜柯到边了。
到边之后,杜柯泡在水里抓住扶柄,他感觉有点不好,中间有那么一小段距离的节奏冒了点,没吸满一口气就入水,导致调整了两轮才调整到正常节奏。
杜柯并不担心被淘汰,蛙泳预赛分4个小组,每组前四进半决赛,就算只能开一个特技,杜柯的平砍实力也是可以的。国际级的速度和爆发力不是白瞎的,预赛前4都拿不到,那还混个屁的多面小能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