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却东行

194、吞婴案,魔弄大风雪(一)二更。(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194、吞婴案,魔弄大风雪(一)
(二更到。十一点左右还有一更。)
又是一翻昼出夜伏,风餐露宿。不知不觉地春尽夏残,转眼间却是秋光天气,而唐三藏一行吃的居然还是桃子。
一年只有四季,按说不应该四季吃的都是桃子,但是孙猴子的变态在于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天上地下总有那么一个地方,四季如春,比如蟠桃园,比如花果山。
孙猴子吃得满嘴是汁液,爽得直打饱嗝。其他人则是在一旁啃着不明来历的饼干,也不晓得其中有什么成份,只要吃不死人他们就绝对不会吃孙猴子摘来的桃子。
天色渐渐晚了,他们一行人还在路上走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唐三藏勒马问道:“徒弟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孙猴子一愣,问道:“你说的什么东西?”
“呸,不好意思,为师一下子诗兴大发,淫了一手湿,别介意。”唐三藏说道:“为师是想问今天晚上住哪?”
孙猴子道:“这有什么好问的,平时怎么住现在就怎么住呗。”
唐三藏道:“平时是我们遇寺院则挂单、遇民居则借宿。可是现在你看一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间破庙都没有,总不能让堂堂大唐高僧睡马路吧。”
孙猴子道:“还大唐高僧,你怎么不说你家大唐皇帝给你准备豪屋给你住?”
唐三藏道:“你猴子怎么说话的。”
孙猴子道:“出家人讲究那么多做什么,学学俺老孙挑个树杈就能睡一夜。”
唐三藏怒道:“你是猴子,为师是人好吧,物种都不一样,怎么能相提并论。”
孙猴子不耐道:“做人真麻烦,还不如做猴子呢。”
唐三藏无言以对了,他发现自从离了枯松涧之后他的威信大减,就连平时最乖的小沙弥都会时不时的和他抬杠,这孙猴子更加是不听话。
孙猴子道:“趁着天还没全黑,再走一段路吧。说不定前面就有村落呢。”
唐三藏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
又走了许久,暮色渐渐染黑了整片天空,好在有一轮残月高悬,还不至于看不清路途。
“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唐三藏问道。
孙猴子凝耳一听,说道:“似乎是水声。”
猪八戒道:“不是做饭的声音么。”
沙和尚道:“是水浪的声音。看来前面有河了。”
孙猴子笑道:“既然有河,听声音不是急流。那这附近必然有人家。”
“这怎么说?”唐三藏问道。
孙猴子道:“这是俺在花果山听手底下的老猴精说的。路旁遇河,如水声缓慢,附近必有人家居住。”
唐三藏想想也对,既然有路,说明必然有人家。现在又有水声,按人类逐水而居的习惯,必定会定居在附近。
猪八戒听到有人家,立时跑到最前头去了。
“确实有条大河啊。”猪八戒大声说道:“我来试试深浅。”
“怎么试?”唐三藏不解道。
沙和尚解释道:“很简单,捡一块鹅卵石,扔在河里。如果溅起水泡,就是浅河。如果直沉河底,那就是深河。河浅的话,半夜不会涨水,今晚就能直接渡过去。”
猪八戒捡起一块石子往水中掀去,只听得闷声一声,接着便沉到了河底。猪八戒好歹曾经也是打理过一方水域地,这时候已经知道深浅了,说道:“深,看样子比老沙和流沙河还要深上几分。”
孙猴子听了,腾到半空扫了一眼这河,居然看了两眼才看到河的边际,回来对唐三藏说道:“河面很宽,看样子今天是没办法过河了。还是在河这边找找有没有人家吧。”
一行人只得沿着河岸小路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便看到一块石碑。孙猴子走上前去,扫开挡住字迹的茅草,念着:“通天河。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魔弄大风雪,能保天下平。”
猪八戒呵呵一笑,捅了捅沙和尚,说道:“这碑文写得比你的流沙河石碑霸气多了。”
沙和尚冷哼一声,不屑一顾。
唐三藏忽然竖起了耳朵,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
猪八戒道:“不就是流水的声音么,刚才说过了。”
孙猴子凝神顺着风向倾听着,说道:“不对,还有别的声音。”
“好像是锣鼓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近,猪八戒也听清楚了,奇怪道:“难道是有人家在做夜斋酬夜游神?那我们赶快过去,说不定还能讨一顿好斋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