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傻妃不争宠

104:好大的动静(1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正在看地图的慕容权不解的抬头看向长孙悠,难得没有发火,而是好脾气的问:“王妃为何收起本王的地图?是不是一个人无聊了?等本王看好便陪你。”
长孙悠瞪了他一眼道:“王爷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吗?吃过晚饭后就一直在研究灾区的事情,不要忘了你现在还受着伤呢!还吩咐明早早起赶路,王爷再不休息,直接不用睡觉就可以直接赶路了。”
慕容权看到她气呼呼关心自己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
长孙悠却不满的道:“有什么好笑的,人家在担心你的身体你知不知道?”这个男人就知道关心受灾百姓的事情,都不知道关心一下自己吗?
慕容权点点头:“本王知道,所以本王很开心,开心王妃的眼中终于有本王了。”
长孙悠白了他一眼道:“谁眼里有你啊!我只是看不惯王爷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万一王爷累垮了,灾区的百姓怎么办?我是在为灾区的百姓担心。”
慕容权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王妃若是困了就先睡,本王看好这一点马上就睡觉。”
“王爷这话才没可信度呢!王爷对着一张地图看也不能解决问题啊!灾区的情况现在我们也没看到,只有到了之后才能解决,王爷现在对着地图也只是徒增烦恼。其实蝗虫并不可怕,它没你们想的那么难治,有蝗虫无非就是因为干旱而引起的,只要王爷到了灾区,想办法帮百姓解决干旱的事情,蝗虫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
听说北方前些年收成很好,官府的粮仓里存了很多的粮食,若是开仓放粮,可解决很长时间的饥荒,一旦让百姓吃饱喝足,他们便有力气,到时再让他们一起帮着对付蝗虫,引水灌溉,便可解决问题。王爷就不要烦恼了。”长孙悠安慰道,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现代知识说了出来。
慕容权听后很惊讶,没想到她一个深闺中的女子居然懂得这么多,但是引水灌溉,之类的词他听着挺新鲜的,也很感兴趣。
“王妃说的引水灌溉是什么?”慕容权好奇的问。
长孙悠淡淡的笑了:“王爷,这些问题臣妾会慢慢向你解释的,现在先睡觉好吗?等到了灾区,臣妾会帮着王爷一起解决难题的。”
帮着一起解决?这话听着好像她很有这个能力,若是被别人听到或许会觉得她是不自量力在吹牛,但是慕容权却相信,因为她刚才的那番话说的很好,头头是道,或许她真的有这个本事。
长孙悠从一开始到这里,便装柔弱,不想太出彩,但是眼下那么多性命受到威胁,若是她再袖手旁观有些说不下去了,所以她打算发挥自己知道的知识帮助他,协助他,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和他合作,等达成他的目的后,让他帮助自己找惊龙剑。
打听惊龙剑这么久了,都没有消息,看来这把禁剑收藏者收藏的很严实,不漏一点的口风,想要找到,实在不易,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帮助慕容权登上帝位,等到他君临天下的那日,让他解除这把禁剑,到时想找到便容易了。
等他登上帝位之时,她便要的一纸休书,戴上惊龙剑穿回去,即便穿不回去,也有资格要他的休书,因为凭自己的能力,自己可以活的更好,更逍遥,想必那时他也不好意思把自己强留在身边,他知道她要的爱情,而他永远都给不了。
打定主意后,长孙悠决定把自己变强大。不要在伪装,或是畏首畏脚的做事了,但在这之前,也不能操之过急,至少要取得他的信任,让他知道,她不会帮皇后,不会帮太子,更不是左相派来的人,这样她的改变才不至于让他感觉有威胁。
慕容权没再坚持要地图,点点头,朝大床走去。
次日,天蒙蒙亮大家便都起床了,简单的用了早餐,戴上干粮,开始了一天的赶路。
马车越往北越荒凉,路上除了有搀扶着赶路的逃荒的百姓,很少能看到别的人。
这些百姓面黄肌瘦,有气无力,互相搀扶着朝京城的方向去,看着真的让人心疼。
好不容易在渺无人烟的路上看到几辆马车,灾民们立刻围过去要吃的,一路上,他们带的干粮都分光了,只得在住下的客栈再准备,就这样赶了十几天的路,终于到了重灾区。
放眼望去,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遮天蔽日的蝗虫把庄稼吃的精光,蝗虫有继续向北蔓延的趋势。
长孙悠他们到时已经是傍晚了,先去了府衙见这里的地方官。
由于他们是秘密前来的,所以这里没有人得到消息。
当慕容权和南宫少宣,长孙悠等人站到县令王大人面前时。
王县令惊得不知所措。
慕容权端坐在正位之上,看向站在面前战战兢兢的县令,冷冷道:“王大人,本王想知道东槐县受灾如此严重,很多灾民都被饿死,为何官府不开仓放粮?难道要等到尸横遍野再开仓吗?”
王大人王文一听,立刻跪倒在慕容权面前,颤抖着身子道:“王爷息怒,王爷恕罪。”
“恕罪?现在不是本王恕不恕你的罪,而是百姓恕不恕你的罪,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民愤,听说前几日百姓已经把衙门堵住了,以至于你现在都不敢出去,可是真的?”慕容权的声音永远都是冰冷威严的,而对于这种小地方的官员来说,这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赫赫有名的战王突然来到面前,已经吓得他腿脚发软了,如今还在冷冽的质问他,他更是吓得三魂丢了两魂,跪在慕容权面前,颤抖着身子,一脸的无奈。
南宫少宣见状温声询问道:“王县令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这——”王县令一愣,却不敢抬头,不敢说。
长孙悠偷偷打量了王县令一眼,看他长得挺斯文老实的,一脸的忠厚模样,应该不是贪赃枉法治百姓生死而不顾的人,可是为何不开仓放粮呢?皇上已经下令严重时可以向百姓放粮,他为何还不放呢?看他一脸的为难,还有眸中的无奈,便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里天高皇帝远的,即便是有圣命下来,有些胆大的人也敢不听。
长孙悠黑眸一转道:“王县令的上一级是谁?”
王县令这次终于抬起了头,看向长孙悠,没想到这位战王妃这般厉害,居然一眼就识破了这其中的原由。
而王县令的这一眼,也让慕容权和南宫少宣明白了。
他们都是在官场上混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明白,看来此事和这里的知府有关。
“事到如今,王大人就把实情说出来吧!若是有苦衷,战王和右相会帮你做主的,你不用怕。若是此时不说,等战王把此事禀报给了皇上,只怕这个黑锅要让王大人背了,砍头事小,这留下千古罪人的名声可就是大事了,这样你的子孙将来也都抬不起头。”长孙悠温声开导。
长孙悠的话王县令立刻听进去了,如果此时不说,以后真的就没机会说了,他已经很对不起这里的百姓了,绝不能再被这里的百姓误会,而背上千古骂名。
王县令立刻抬起头看向慕容权,重重的磕了个头道:“战王,下官也是没有办法,李知府不让微臣开仓放粮,为了此事,下官都已经给李知府下跪了,他仍旧不准,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不敢得罪知府大人私自放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东槐县的百姓饿死,有的远走他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