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仕途(断刃天涯)

第三百三十四章 喜脉(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PS:擦汗。更新晚了点。
杨帆还真是冤枉了赵越了。他还真是从京城开会回来。昨天晚上的飞机回到琼城。一上班就打电话来过问杨帆的事情。至于省委组织部李部长。杨帆倒没有想错。省委记要压杨帆一级。他也没啥可说的。但是李部长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这个杨记可是拱翻过江南省两位常委主。万一人家把气撒在自己身上呢?所以。李部长找个借口到京城去了。交代阮秀秀好好接待。
组织部的官员见官大三级。虽然杨帆是个年轻的正厅。一副前途无量的态势。阮秀秀在组织部副部长这个位置上不缺少见识。奈何矜持惯的。加上自身也是有来头的。所以接待杨帆的时候客气是客气。但是心里还是抱着大家半斤八两的心态。
接电话的时候。阮秀秀很自然的问候了一句:“赵记您回来了?”赵越回到说:“是啊。昨天晚上的飞机。”接着问起杨帆的事情来。然后还颇为郑重的说:“这个小杨记可是我花了大力气才弄来的。你们组织部可不敢怠慢。”
阮秀秀一听这个话。心里那个吃惊就别提了。连忙把李部长到京城开会的事情汇报了一下。赵越那边倒是微微的沉吟一番。没有明确态度。只是让阮秀秀把人领过去。放下电话的赵越心里冒起一股无名火。组织部长李孝义的做法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本来按常规。杨帆是要给个省委常委的名分的。因为各方面地压力。使得赵越不得不压一压杨帆。赵越将心比心。觉得杨帆的心里肯定会有疙瘩。这才赶回来做思想工作。没想到组织部倒找借口跑掉。也太没有担当了。
郝南把杨帆推荐给赵越的时候。赵越就知道这里头有问题了。因为在见祝东风的时候。老乡之间谈话比较直接。祝东风当时就提了一下杨帆的名字。什么年轻有为啊。什么郝南量窄一类的话。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人在我的手下时。一点事情都没有。到了郝南的手下就出这样那样的事情。什么原因呢?祝东风没有说。但是等于是暗示赵越。大家是老乡。郝南是京城人。虽然是一条线上地。但是彼此之间还有差距的。
祝东风和郝南之间地争夺以江南省出身的祝东风胜利而告终。究其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要不怎么赵越要去江南省借调干部呢?典型地迎合上意!
所以后来郝南推荐干部的时候。赵越一看基本都是江南省本地干部。脑子里就更加相信祝东风的话了。加上郝南出主意。让赵越走周明道的路子。这就更能看出问题来了。杨帆的背景赵越没花多少力气就搞清楚了。这其中主要是祝东风和郝南的先后提醒。当然这两个人地提醒。在赵越的心里性质是不一样地。祝东风的提醒被认为是老乡之间的关照。郝南的提醒就是比有用心了。
抛开其他因素不说。看看杨帆的档案赵越就欣喜不已。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干部。放在滨海市主政一方。可谓恰到好处。心里多多少少的鄙夷了一番郝南。赵越打心眼里还是非常看好杨帆的。毕竟有祝东风的话在那里垫底。
“这个年轻人。知进退。懂规矩。能力超强。”祝东风这个评语给出来太吓人了。没办法。老祝心情好啊。孙子抱上了。还是姓祝的。谁来争我跟谁急。陈家那个老不死地都偷偷去看过了。一句话都没有就走了。谁还有胆子来说三道四地?
赵越最生气李孝义的地方。还是他走之前交代阮秀秀说地那个话。心说人家的疮疤你不揭会死啊。一句话。不是一根藤上的瓜。味道就是不一样。
听见外面的脚步上。赵越快速的平静了一下心态。正了正颜色。
阮秀秀进来说:“赵记。杨帆同志来了。”
“快请快请!”赵越本打算站起来的。心里一动又坐稳了。
一路走来的时候。杨帆心里想了很多。天涯省这潭水估计也不清。实际上到哪里去都差不多。斗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听到阮秀秀说赵越连夜赶回来的时候。杨帆心里多少放心了一些。一个省委记。坐夜班飞机回来。一路劳顿之后第二天上班就见自己。这个算是很给面子了。
老爷子给的《徐光启传》上面写的“通达”二字。最近时刻都在警醒杨帆。上通方能下达。由此可见。在宛陵的时候很多事情做的不够。这里面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自己政治上没有达到一个圆满的成熟状态。要不然也不会搞的省里一二把手。一个压着自己。一个防着自己。
想到何少华。杨帆不禁想去自己通过快递给董中华送去删减版U盘。有这个盘在。给董中华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把当初跟随杨帆的人怎么样。跟你还好说。你还不乐意。非要我上狠招。这半个月董记晚上睡觉都在做噩梦?
说一千道一万。董中华这个人。就是记打不记吃!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犯贱。杨帆还在京城时。就跳出来要动这个动那个的。
“赵记好!”杨帆进来之后。看见赵越笑着安坐的样子。脸上泛起淡淡的笑容。语气适中神态不卑不亢的道了一声好。神态自如。落落大方。挺直了腰杆往那里一站。目光从容。
“杨帆同志来了!”赵越慢慢的站起来。杨帆抢上一步伸手。赵越这才伸出手来和杨帆握了一下。发现这个小伙子的举止到位。微微一握力度适中。即不显得紧张。又不显得谄媚。想到祝东风的断语。赵越的心里就更欣赏杨帆了。
刚才坐着不动。就是有考量一下杨帆地意思。结果这个年轻人。没有郝南说的那样飞扬跋扈嘛。要不怎么说还是老乡的话中肯呢?
“感谢赵记百忙之中抽空接见。听说赵记江南省出来的前辈。如此说来要叫您一声前辈了。”一句客气话。先把老乡的关系的套牢了。同时隐隐的点出。赵越喜欢用本省干部的爱好。与上头有一脉相承的意思。
这个马屁算是骚在赵越地痒处。从政多年。最得意的就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上。
“坐坐。一路上辛苦了?家属带来了吗?”赵越心情愉快地同时。感觉到杨帆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心里就更舒服了。心说这个小伙子地气量不小。换成别人有他这个背景。好好的省委常委没有了。怎么不抱怨两句?
“呵呵。昨天下午的飞机到的。家属安顿在宾馆里面。”杨帆坐下说话的时候。只是在沙发上坐了半个屁股。这个细节看在赵越的心里。不禁暗暗地竖起一个大拇指赞了一声:“看人家这家教!”
心情愉快的赵越。想到滨海市目前地局面。不禁心里微微的一阵歉然。
“手续办好了么?工作上还有什么要求没有?”赵越觉得不能太小气了。用人就该大气一点。别学郝南。
杨帆沉稳的笑着说:“手续阮部长吩咐人去办了。组织部的同志及热情又周到!工作上的的要求。江南省委领导在调动前我以前提过了。组织上也尽量的满足了。下去之后做不好工作。就是个人能力问题了。”这句说刚说完。抢了秘的活了茶水的阮秀秀进来了。
给杨帆端茶的时候。阮秀秀朝杨帆微微地一笑。那目光中带着地淡淡感激色彩一闪而过。告扰了一声之后。阮秀秀这下出去了。这个女人的那点小心思。杨帆一下就猜到了。居然担心自己乱说话。我要找麻烦。也轮不到你一个女流之辈啊。也太看地起自己了?
杨帆这个态度。赵越心里更是欣赏。他是最讨厌那种还没开始工作。就向组织提这提那的干部。年轻人位置摆的很正。没有纨绔之气。还没上任就准备担责任。难得!
走出办公室的阮秀秀。心里对这个年轻的市委副记印象也好了很多。刚才不露痕迹的夸了阮秀秀一句。让阮秀秀心里很舒服。不过阮秀秀没察觉到杨帆这话里头的其他意思。隐晦的给赵越脸上增添了光彩的同时。还显出个人的素养。
阮秀秀倒也没想太多。觉得杨帆往自己的脸上抹了粉。回头怎么也要好好接待一下不是?有这个想法后。阮秀秀急急忙忙的回去。安排中午的接待事宜。毕竟今后大家要共事的。先搞好关系准没错。
心情不错的赵越。和杨帆聊起来一些江南省的事情来。杨帆是个不错的听众。摆出一副晚辈的姿态。主要听赵越说。关键时刻接一句。让赵越的发挥更加流畅。这一来赵越的谈性就起来了。不知不觉的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杨帆见到火候差不错了。等一个话题结束。赵越意犹未尽的时候。一拍脑门岔开话头说:“哎呀。真的不好意思。赵记日理万机。耽误您的时间了。”
赵越心情越发的好了。不过杨帆说的确实也是实话啊。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多少有点遗憾的站起来。赵越笑着说:“我也很长时间没和人聊的这么开心了。”
杨帆微微的一弯腰。低声说:“您的一席话。仿佛让我回到了和周老师求学的时光。受益良多啊。”
这个高度拔的。周明道是什么人啊?鼎鼎有名的大学者。论级别不比赵越低。论学问和声望。那就更别提了。杨帆拿赵越和周明道相提并论。这让头上顶着博士学位。一贯以学者从政自居的赵越心中大为受用。而且杨帆刚才行了半个弟子礼。语气也颇为诚恳。这让赵越的好感更加深了一层。
“你这个小伙子啊。怎么能胡乱的比。周老那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似地人物!”话是这么说。赵越亲自把杨帆送到门口的举动。则充分说明了此刻的心情。
回到办公室里的赵越。脸上还挂满了笑容。这个时候秘小葛凑趣的过来说:“赵记。滨海杨记提的周老是什么人?”
这就好比京剧里头那个曹操火烧赤壁之后。逃跑途中哈哈哈大笑。说什么孔明用兵不过如此。然后又谋士及时的问一句。“丞相为何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