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仕途(断刃天涯)

第二百二十九章 半个月的清闲(1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是一份旁人看着有点奇怪的调令,杨帆是江南省的干部,在纬县干的花团锦簇的,正常的提拔程序,应该是在区委记上再干一年,提一个市委常委。
眼下循环工业园区虽然完全竣工了,但是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今后一年的事情,杨帆就这么调走了,等于是让出了相当一部分的政绩。
李树堂看见这一份调令的时候,心里多少也有点感慨,杨帆在自己的手下干的这几年,成绩出了很多,麻烦几乎没有。说实话,这样的属下谁不喜欢多几个?奈何人家终究不是池中之物,宛陵的水太浅了,容不下这条龙。
关于杨帆继任者的事情,李树堂再一次征求了杨帆的意见,杨帆表示没有何时的人选,也相信市委领导会考虑到纬县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人选继任。
李树堂明白杨帆这是在兑现当初的承诺,心里多少有点佩服这个年轻人。宛陵市在李树堂担任市委记的期间,经济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李树堂本人功不可没,省里已经隐隐传出消息,李树堂调升副省长的呼声很高。
杨帆要调走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这个消息给纬县的上下,带来了一份沉重的失落感。人们似乎已经适应在杨记的带领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初冬的早晨,山里笼罩着浓浓的晨雾,一大早刘本三老汉摸着黑就起来了。以前刘本三家是黑沟乡黄花村出了名的困难户,老汉至今还记得,那个年轻的区委记上门来做思想工作,动员他种植药材,后来又在乡领导的照顾下,家里又种了一百亩的猕猴桃。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四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朴实的刘本三顽固的认为,带来这一切改变的。都是那个年轻的杨记。
“爹,您上了岁数,就别折腾了。这一点东西我保准给送到。”大儿子刘八斤担着担子,在门口等着,临走前还劝了一句。
刘本三把眼睛一瞪说:“莫拦着我,不亲自去感激杨记。咱都觉得亏心。”
苏妙蛾坐车上班地途中,脑子里想着的还是杨帆昨天临走时的话。
“苏记。我这一走。这一摊子事情就拜托你了。纬县今天地局面来地不容易。要珍惜啊。”
车子突然停下地时候。苏妙蛾地思绪被打断了。心里多少有点不快。抬眼看了一下前方。不由一下子愣着了。
区委大院地门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大堆人。三三两两地。有地拎着袋子。有地跳着担子。一眼望去全是各乡里来地百姓。
苏妙蛾吓了一跳。心说不会出什么事情了?连忙打发秘去问个明白。秘很快回到车上来汇报说:“苏记。这些都是各乡地群众。听说杨记要调走了。自发地来看望。”
放心地同时。苏妙蛾地内心又涌起一股难以言表地情绪。走下车来打眼一望。大门前地群众不下于一千人。苏妙蛾下车地时候。远远地还看见一些乡镇干部地车子。也停在路面。
余凤霞满头是汗地朝苏妙蛾走来。带着一点歉意说:“苏记。我没做好群众工作。给您添麻烦了。”苏妙蛾作为杨帆地继任者。看见这一幕会怎么想。余凤霞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苏妙蛾没有丝毫不满的意思,看着这些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不由一阵低声感慨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杨记上任伊始说过的一句话,如今他做到了,老百姓也都记着他了,现在该看我们这些留下来的同志了。”
说着,苏妙蛾回头朝秘吩咐:“联系一下区里地主要领导,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这感人的一幕。”这是苏妙蛾正式接任之后,下达的第一个指示。
此刻的杨帆,正在前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走的时候杨帆只是通知了苏妙蛾、卞伟强等主要领导,然后到市里办了相关的手续后。杨帆独自背着电脑包和一个行李箱上路了。
大巴到了省城。杨帆站在车站外面,拦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奔着省报过来。一件简单的灰色羽绒服,一条黑色的长裤,拖着箱子背着包,杨帆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副厅级地干部,倒像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出租车在省报的大院门口停下,付钱下车后,杨帆拖着行李往里走。出来的时候杨帆没有通知张思齐,无非是想给张思齐一个惊喜。
进门的时候,门口的保安屁股着火似的从门卫室里冲了出来,扯开嗓子就喊:“你、你、什么的?站住,看什么看,说的就是你呢。”
杨帆愣了一下,原本以为报社嘛,不会盘查地那么严,没曾想被保安拦住了。
“不好意思啊,我是来找人地!”杨帆赶紧笑着解释一句,顺手从口袋里摸出香烟来,给保安递过一支。
一看杨帆拿出的是大熊猫,保安地脸色好看多了,接过烟点上后,语气缓和了许多说:“你找人也不能乱闯啊,这里是省报,进出的外来人都是要登记的。”
杨帆连连笑着道歉,保安见杨帆态度很好,这才露出笑容说:“来登记一下,另外说说你找谁,我给你打个电话问一问。这报社的人,经常外出采访的,免得你白跑一趟。杨帆又是一阵感谢,心里觉得这个保安人不错,挺负责的不说,还不蛮横。顺手就把一包烟塞给了保安。保安接了烟,满脸笑容的让杨帆进门卫室打电话,杨帆笑着摇头说:“这是你们的工作重地,我一个外人怎么好进去,就在门口等着。”
正在说话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奥迪车停在门口,里头露出一个人的脑袋来,朝杨帆的背影上下一阵打量后喊:“杨帆?”
杨帆一回头,看见刘青正在朝自己笑,立刻上前来说:“是刘叔叔啊。您怎么上这来了?”
刘青连忙开门下车,跟着他下来的还有一个中年男子,门卫一见这个男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开了花,一溜小跑过来一个敬礼说:“路社长好。”
刘青下车之后,握着杨帆的手。很是亲热地笑着说:“我听说了,你要调回京城社科院去。怎么样?心里是不是有点想不通啊?”
接到调令的最初,杨帆确实有点想不明白是为啥?不过杨帆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心里并没有多少失落感,说起来杨帆也有点纳闷,自己怎么能就这么坦然?想了几天杨帆才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少野心的缘故。细细的想起来,也确实是这样,在宛陵在纬县。每一个岗位上琢磨这个琢磨那个,目的都是想把工作做好而已,几乎没想过升官发财地事情。搞钱往往都是顺手牵羊的举动。
面对刘青的询问,杨帆淡淡的笑了笑说:“我无所谓,在哪不是干活?”
刘青顿时哈哈大笑说:“你还是在京城读时的性子,一副淡泊名利的架势。我原本以为你在区委记的位置上干了两年多,会多少改变一些。现在看来,我是想的太多了。”
这时候路社长过来,朝刘青笑着问:“老刘,怎么也不介绍一下?”
刘青笑着说:“老路,你这就是官僚主义了。杨帆这几年没少上你们省报?你居然没认出来?”
路社长淡淡的笑着说:“我自然是认得杨记这个冉冉升起地新星了,可是人家不认识我啊,自然需要你老兄介绍一下了。”
这话把那个门卫吓的不轻,下意识的摸了摸口袋里地香烟,紧张的看着杨帆。
杨帆淡淡的笑着说:“可不敢这么说,作为晚辈,在二位前辈面前,可不敢以什么政治新星的身份出现。”
简单的握手寒暄之后,杨帆和路社长算是认识了。刘青这才接着说:“你来找张思齐的?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