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破大族士家对皇权严重架空,故而下诏开科举,广纳贤良。不过,当时的科考题目,不同于唐之后专重于文才,抑或是明清之际更为僵化的八股题。
隋之科考,有“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艹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
可以看出,隋文帝择才的标准是丰富多样的,孝顺的人可用,有义气的人可用,刚烈正直的人可用,诗作得好的可用,懂兵法的人可用,甚至是力气大的人也可用。
很显然,这样多样化的用人标准,与后世那种僵化死板,压抑人姓自由,扼杀思想活力,唯统者治喜好的科考之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