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十月中旬,五中全会如期召开。
在此番中央全会上,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薛远山同志,增补为党的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随后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增补薛远山为国家军委副主席。
接班人至此尘埃落定。
而在五中全会前后,各省和中央部委、国务院部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中期调整。
对于魏宁生来说,D省省级层面的调整,从未如此番调整那么透明过。当然,这个透明,是特指他对他魏宁生而言,其他干部,依旧是雾里看花。
原因在于,柳俊对魏宁生采取了完全开诚布公的态度,事先将调整的内容都与他沟通了。
南方市八珍轩那处转为魏宁生预留的包厢,近段时间启用得特别频繁,魏宁生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在这里宴请客人。
这一回,魏宁生宴请的就是省委常委、南方市委书记赵先觉。
实话说,这几个月里,赵先觉也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央层面和省里两位大班长的动态。原因自不待言,常务副省长刘天明年龄已经到站,是更进一步还是转任闲职养老,暂时尚未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刘天明这个常务副省长的位置,一定会空出来。
围绕着这个位置,很多人展开了竞争。
赵先觉自觉是最有希望的。
尽管常务副省长和南方市委书记同为副省部级干部,在省委班子里的排名也相差不多,但细论起来,常务副省长毕竟是全省的首长,南方市委书记只是一方诸侯的身份。赵先觉全力竞争这个常务副省长的位置,其实是瞄着魏宁生屁股底下那个省长的宝座去的。
南方市委书记出任D省省长,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赵先觉自然不希望这个惯例在自己身上被打破。
同为最有名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龚昭礼已经抢先一步,出任了东海省省长,据说很快就会正位省委书记。论资历和能力,赵先觉自我感觉良好,不在龚昭礼之下。龚昭礼能够授任封疆,赵先觉为什么就不能够呢?
不过赵先觉也很清楚,自己和龚昭礼比较起来,是有劣势的。这个劣势不在能力和资历上面,而在高层的支持。龚昭礼极得瞿浩锦看重,算得是明珠系着力栽培的后备干部。
在这一点上,赵先觉没办法和龚昭礼比。
所以这几个月,赵先觉也想了很多办法,拜会了D省的很多离退休老领导,请他们出面为自己活动。只是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却一直十分模糊,没有一个清楚的脉络。
这个倒也在情理之中,到了这么高层级干部的异动,中央是极其谨慎的,没有人可以自专。老领导们尽管有些面子,毕竟已经离开了第一线,起不了决定姓的作用了。
最令赵先觉郁闷的是,魏宁生的态度也十分暧昧难明,赵先觉找机会试探了几次,魏宁生就是没有个明确的答复,经常顾左右而言他。
当然,此事也不由魏宁生做主,这个赵先觉能理解。但魏宁生做不了上面的主,总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吧?上面态度不明确,你魏宁生就不能明着说一句支持的话?
在赵先觉想来,魏宁生其实是可以为这个事出力的。最起码,魏宁生能够和柳俊提一提这事。大家都看得出来,魏宁生和柳俊的关系着实不错。因为魏宁生很配合柳俊的工作,柳俊也就对魏宁生十分尊重。
而柳俊,却是完全有能力影响到常务副省长安排的。或许由于柳俊的资历较浅,暂时还影响不到其他省市的人事布局,但是D省的班子配备,身为省委书记,柳俊自然有很重的话语权。更不要说他背后还有那么强盛的一个大政治集团在撑腰。
魏宁生就是不肯松口。
所以赵先觉这些曰子,很是憋气。
这个时候,魏宁生就发来了邀请,请他一起在八珍轩吃个饭。
赵先觉提前十几分钟到了八珍轩,等候魏宁生。
料必此时,魏宁生这个邀约,绝不是平时那种邀约。因为魏宁生和赵先觉良好的私交,以往两人“没事”也会经常在一起吃个饭,随便聊聊天说说话。
魏宁生是“踩着点”到的,见到在大堂里坐等的赵先觉,魏宁生微笑点头,对赵先觉的恭敬,很是满意。
“先觉,等久了吧?”
两人在八珍轩包厢里落座,魏宁生便微笑着问道。
赵先觉笑道:“还好还好,我也是刚到……”
魏宁生笑着点头。
因为是事先预约,店家早就准备好了菜肴,省长一到,立即流水价送将上来。两个人吃饭,魏宁生点的菜就不多,只有四菜一汤,都是地道的D省本地风味。
“省长,我敬您一杯。”
赵先觉不忙着“打听机密”,依照老规矩,亲自给魏宁生斟满了八珍轩秘制的蛇酒,举起精致的白瓷杯,朝魏宁生说道。
魏宁生笑着举起酒杯,和赵先觉轻轻一碰,抿了一口。喝这种秘制的大补蛇酒,不能用“牛饮”的方式,必须小口小口的抿,才好慢慢消化,发挥药效。
赵先觉也是抿了一口,不过比魏宁生那一口来得深,差不多喝了大半杯。
魏宁生伸出筷子,夹一口菜吃了,含笑问道:“先觉,有心事啊?”
赵先觉便闷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