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两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震(一)(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五天之后,柳俊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友好访问,代表团乘专机返回首都。
中联部芮华东部长亲自到机场迎接,盛赞柳书记此番访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在大名宾馆设宴,为代表团一行接风洗尘。
薛远山书记亲自出席了这个宴会,对柳俊和代表团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
宴后,柳俊回到了大内。
得知儿子回家,柳晋才提前“下班”,回到家中。柳俊提议陪着父亲一起在院子里走动走动,活动一下筋骨,放松精神。
一般来说,柳俊这样的提议,柳晋才均不会拒绝。
不过这一回,柳晋才却没有答应,双眉微蹙,似乎有什么重大问题难以委决,柳俊也有些诧异。
“我们去书房聊聊。”
柳晋才站起身来,缓步走向书房。
柳俊随即跟了进去。
阮碧秀本来想要劝解一下老头子,让他走动一会,见了这个架势,却也不好阻拦。明显老头子有心思。这么大一个国家,总是有艹不完的心。
柳晋才在书房的沙发里落座,柳俊坐在老爷子对面,递上一支香烟。
柳晋才抽了两口,问道:“和伊万总统谈得怎么样?”
柳俊微笑点头:“比较愉快。伊万总统承诺会在近段时间对岛国方面施加一些压力。另外对于一些军事领域的合作项目,伊万总统也表示可以进一步加快,新型战斗机和预警机的合作谈判,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俄罗斯方面会提出更加深入的合作方式。”
近来我国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已经很深入。有好几个常规武器的研发项目,均是合作进行,对我们的技术壁垒,也放得比较开,一些先进的技术,明白承诺可以有偿使用。
尽管在电子战领域,俄罗斯的技术较之欧美军事强国的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于我们而言,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很厚实。而我们的科技人员,这些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参考俄罗斯的技术,双方深入合作,有望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姓进展。
这对加速我[***]事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柳晋才点了点头,说道:“治国同志对你在这个方面的努力,比较肯定。小青他们,不简单!”
柳俊就笑了。
李治国主席的这个表态,对于小青和盛业集团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很有利的。而且,这个也应该代表着最高层对柳俊身后那个庞大金融帝国的正式态度。
三十年的布局,正在收获着越来越丰盛的成果。
“屈晓东他们地震局预测说,近期之内,渝中省北部,会发生里氏七级以上地震,震中区域在抚羌县和昌安县一带,这个情况,你清楚吗?”
柳晋才随后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料必这才是总理忧虑的真正原因。
这确实是柳俊出国之前就安排好的,地震时间、震中区域,均说得十分清楚。不过地震局这个预震报告,柳俊暂时还没看过,估计是他出国访问这几天递交给国务院领导的。
柳俊没有急着回答,反问道:“爸,屈晓东他们提交的这个报告,有没有确切的时间预测?”
“有。他们预测,就在这个月月底,二十七号到三十号这个时间段。”
四月二十八曰下午三点二十四分。
这是柳俊脑海中记得非常清楚的一个曰期,绝不因为三十年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因为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在这场自然界的大灾难中,有数以十万计的国人,瞬间丧失了生命。
现在,屈晓东他们预测的时间,已经十分精准了。看来不仅仅是他的提醒,应该说在他的提醒下,屈晓东他们加强了对渝北地区的监测,从科学上得出了精准的结论。
这个很好,科学预测和“神棍”预测,是颇有区别的。
到了柳俊如今的层级,总是做神棍,确乎有些不大好了。
“爸,这个事情我知道。屈晓东他们以前向我反映过,我支持他们加强对渝北地区的地震监测。”
柳俊坦然直承。
这个答案,并未出乎柳晋才的意外。因为在此之前,柳俊的一系列动作,都说明此事柳俊不但知道,而且应该就是幕后推手。
“你怎么会知道渝北地区可能发生强震?几年前,你就在做准备了!”
这才是柳晋才关注的重点。
柳俊确实几年前就在“插手”这个事情,其中有不少的大动作,包括华兴慈善基金会前往渝中省进行防震抗震的宣传,并且拨出大笔善款,在抚羌县、昌安县等地建造防震建筑,尤其是学校和大礼堂等建筑,几乎均由华兴慈善基金会全部拨款重建过,按照抗八级强震的标准建造的。据了解,华兴慈善基金会两年来为此支出了四十几亿的善款。这对于一个民间慈善组织来说,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目。何梦莹差不多将华兴慈善基金会的家底都押上去了。如果没有精确地预测作为支撑,何梦莹与华兴慈善基金会这个动作,可以说完全无法被人理解的。
四十几亿,做什么不好?
非得把人家现成的学校、工厂、礼堂给拆了重新来过!
除此之外,柳俊还亲自找过原渝中省委书记钟泰,亲口向他提出,要进行防震减灾的预防工作。这在高层政治中是绝无仅有的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