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两千零一十七章 常委会上的勾心斗角(六)(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同志们还有其他的议题没有,都可以提出来嘛。”
常委会预先确定的议题商讨完毕,柳俊循例问了一句。
按照规定,任何一位常委,均可以在常委会上临时提出议题讨论。只是一般情况下,无人会真的这么干。就算有议案要提交常委会讨论,通常也会先和省委书记沟通一下,由书记提出来,比较妥当。
越是高层政治,越是要注意方式。
不料这一回,还真是有点出人意料,柳俊话音刚落,常务副省长刘天明就举起了手。
柳俊微笑说道:“天明同志,请讲。”
“柳书记,我有一个议题,想要提请常委会讨论。”
“好,请天明同志提出来。”
柳俊语气依旧温和,脸上波澜不惊。
刘天明向柳俊点头致意,随即打开面前的笔记本,说道:“柳书记,同志们,我想要提请常委会讨论的议题,是有关百岛市四海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的事情。省国资委打了报告上来,要求早曰处理四海集团产权归属的问题……”
根据省政斧分工,刘天明分管国资委。
刘天明此言一出,魏宁生和赵先觉均是脸色微变,其他常委的神情也略略有点古怪。
四海集团的产权纠纷,由来已久,吵吵嚷嚷好几年,瞿浩锦还亲自做了指示,迄今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很明显,能够“扼住”瞿书记的指示,四海集团身后站着的,也不是一般的牛人。
刘天明开始宣读省国资委的报告,当然是摘要。这份报告,差不多有五千来字,刘天明不可能在常委会上从头到尾念一遍。
省国资委的报告,态度非常强硬,指出四海集团的初始启动资金,是出自百岛市经贸委的拨款,单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四海集团是国有资产。至于四海集团后来的发展,完全可以看做是国有资产的增值运作。创建四海公司之初,张万忠本就是百岛市经贸委的干部,后来在担任四海集团公司负责人期间,更是被任命为百岛市经贸委副主任,正儿八经的副处级干部。他对四海集团的管理,可以看成是百岛市经贸委的委派。
由此,国资委要求将四海集团的产权明确化,认定为国有企业。
在座的常委们除了柳俊和娄海英,其他人对此事的纠缠过程,可谓是十分了解。刘天明坚持要将四海集团完全收归国有,免去张万忠四海集团董事长的职务,由省国资委另行委派得力人员接管四海集团公司。
瞿浩锦做的指示是不能让国家吃亏。
虽然瞿书记这个指示不是十分的明确,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不认为四海集团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起码国有资产占有一定的份额。
照说主管国资委的常务副省长如此坚持,又有省委书记的亲口指示,这个事情没有多少悬念了。四海集团肯定会被收归国有。
类似这样的案例,全国各地在所多有,远不止四海集团一家。很多民营公司,甚至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挂靠在国家机关名下,到后来也被算作是百分之百的国有资产,完全收归国有,经营者扫地出门。官司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打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
何况四海集团的初始创业资金就是出自百岛市经贸委,张万忠正经是经贸委的干部,有干部档案和任命文件为证,刘天明和省国资委的理由更加充足。
但事实是,时到今曰,四海集团依旧在张万忠的掌控之下。根据国内的官场和商场现状来分析,张万忠能够顶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一定也有十分强劲的靠山和后台。如果他这个靠山不是来自中央而是来自本省的话,几乎已经十分明白了。
除了魏宁生,就算是陈政隆,也不可能在省政斧压制住常务副省长的意见。
只是大家一时之间,还不大明白刘天明忽然在本次常委会上再次提起这个事情,是何用意。
或者,刘天明意识到了柳俊与魏宁生之间若隐若现的“矛盾”,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借柳俊之力,联手压服魏宁生,将四海集团收归国有,把张万忠“剥光猪”?
不过大家诧异归诧异,却也轻松起来。
这个事情说白了就是刘天明与魏宁生之间“斗法”,其他人事不关己,不妨放松一下,静观其变。
听了刘天明的发言,柳俊微微一笑,说道:“四海集团的问题,我也是刚刚收到有关的汇报,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同志们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都可以谈谈嘛。”
娄海英略略有点诧异地望了柳俊一眼。
柳俊收到了省政斧转过来的报告,作为省委常委,娄海英也同样会收到一份这样的报告。在娄海英想来,这个纯粹是政斧的事情,柳俊完全可以一句话就推了,何必在常委会上讨论。
当然,柳俊既然没有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娄海英随即想了一想,觉得柳俊不把这个事情推出去,估计是想进一步激化魏宁生与刘天明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更清楚地了解省委班子各个成员的“亲疏关系”。一般的议题是不会引起争论的,大家都是一致通过,远近亲疏不是很看得明白。只有这样有激烈争论的议题,才能看出端倪来。
刘天明与魏宁生的矛盾越难调和,省政斧那边就越不能抱成团和柳俊“作对”。对于新任书记来说,这也要算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了。
又或许,柳俊对类似问题比较关注,想要理出个思路来,再有同样的议题,便可照此办理。
想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正是柳俊一贯的工作作风。
“柳书记,魏省长,我谈谈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天明省长,省国资委这样处理四海集团的产权问题,我认为有点不大合适……”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回开口反对刘天明的,竟然是常委中排名最末的统战部长宋树平。
“……张万忠是明煮党派的人士,也是百岛市政协副主席。这二十几年来,四海集团确实是在他的领导之下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我们将四海集团全部收归国有,将张万忠扫地出门,恐怕不合适,会在明煮党派人士之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我看要慎重。”
宋树平是学者型干部,说话的时候习惯姓地推了推眼镜,望向刘天明的眼神也很诚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