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刘飞鹏放出胜负手!(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书记办公会结束之后,柳俊与刘飞鹏并肩走出会议室。
柳俊微笑说道:“书记,有时间吗?有些事情向你做个汇报。”
刘飞鹏也微笑着说道:“省长客气了,有什么事一起商量吧。”
两个人不徐不疾地走向刘飞鹏的办公室。
“省长,请坐。”
进了省委书记宽敞威严的办公室,刘飞鹏笑着请柳俊在沙发上落座,秘书小张紧着给两位领导奉上香茗,然后轻手轻脚的退出去,在外间和柯启帆说话聊天。
“谢谢书记。”
柳俊坐了下来。
“省长,抽烟。”
刘飞鹏又将香烟推到柳俊手边。近段时间,刘飞鹏的做派越来越沉稳大气了。不但在公众场合如此,就算和其他干部两两相对,亦是如此。
或许,刘飞鹏是想透过这个,向大家表达一个意思。越是沉稳,越是说明刘书记掌控了全局。然而事实上,柳俊很清楚,就在两会召开期间,李治国主席召见刘飞鹏的时候,刘飞鹏很明白无误地向李治国总书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刘飞鹏坦率地说,自己的施政理念与柳俊的施政理念,有些分歧。他认为,柳俊同志年轻,思想比较前卫,一门心思想要搞好A省的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想法是很好的。就是有个时候,步子迈得太快了点。A省是个农业大省,无论干部队伍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应该循序渐进,夯实基础。
同样的话语,刘飞鹏也对其他两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谈过。
严格来说,这就是刘飞鹏明白向中央表示了自己对柳俊的不满。他相信,柳俊在A省的强势作风,中央领导应该有所耳闻。虽然说,省委书记和省长在工作中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分歧如此之大,就值得深思了。
而且,刘飞鹏也很隐晦地指出来,柳俊有“手长”的毛病。党政分工,书记管干部,省长管经济建设。现在柳俊同志对A省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有很强烈的“欲望”,这说明了什么?
通常情况下,省委书记不会说这样的话。根据党内分工,省长是省委副书记,是书记的助手。省委书记掌控不了全局,被自己的副手逼到了墙角,本身就说明你这个书记能力有问题。刘飞鹏如此向李治国主席表明态度,等于也是将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刘飞鹏放出的胜负手。
其实就事论事,刘飞鹏的言语是很值得推敲的。A省的实际情况,不是柳俊要激进,激进的恰恰是刘飞鹏这个在外人看来老成持重的党务干部。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省委书记做了这样的表态,他和柳俊继续搭档下去的可能姓都不会太大了,就看中央什么时候调整A省的省委班子。
很多时候,说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言者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事实上,柳俊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略略吃了一惊。
身为省长,被省委书记“告状”,可不见得是什么令人愉悦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上世纪末期还比较多见,现在已经很罕见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几年前,有少数省市,出现过“本土势力”坐大的情况,书记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威,对于调派过来的省长,合作不是那么愉快,有时候也会采取这种激烈的措施,向上面摊派,硬生生的将省长挤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得越来越少了。
凡是采取过这种激烈手段的党委一把手,最终也没有在高层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种手法,属于典型的“两败俱伤”。
很显然,刘飞鹏是在为今年即将召开的全省党代会做准备。否则,离换届时间不到一年,刘飞鹏就算再憋气,也会忍受下去。根据惯例,省委书记或者省长任满一届之后,多数会调动岗位。省长如果不能顺势进阶,多数也是调离。但A省的情形却有些例外。刘飞鹏这个书记和柳俊这个省长,均是“半路出家”。到今年换届,两人担任现职,也只有两年多时间,其中一人留任,是完全有可能的。也许两个人都会留任,再过三两年,赶上中期调整的时候再调动。
继续与柳俊搭档三四年,对于刘飞鹏来说,绝对是个噩梦。刘飞鹏宁愿“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也要终结这个噩梦。
当然,刘飞鹏如果得到了大集团某位大人物的属意,让他豁出去,径直给小柳下绊子,也有可能这么干。
不管是何种原因,刘飞鹏不想与柳俊继续搭档的态度,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
这个消息,也许已经在A省官场逐渐传播开来了。版本也许是各式各样的,不过传播开之后,肯定会引发A省官场的一场风波,至少是暗流汹涌。
表面上,大家还是一团和气。
柳俊微笑着向刘飞鹏说了声“谢谢”,抽出一支烟来点上。
刘飞鹏也点起一支烟,不吭声。
既然你小柳同志有话要向我汇报,那就请讲吧。
“书记,我很赞同你刚才的发言。曾永正[***]堕落,对于我们的干部队伍来说,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曾永正的案例很充分地证明,权力没有监督,是会失控的。监督没有到位,也一样会失控。”
柳俊一边抽烟,一边缓缓说道。
刘飞鹏就有点腻歪。
省长同志又在关心干部队伍建设了。这足以证明,刘书记的“告状”不是无事生非。
“是啊,权力不能失去监督。”
刘飞鹏尽管心里腻歪,脸上还是带着笑,肯定了柳俊的说法。而且他很清楚,柳俊这段话的重点,在后一句——监督没有到位!
果然,柳俊接着说道:“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曾永正在丹阳倒行逆施,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人反映过他的问题。以前就有受害人专门到省里递交过控告信。那时候,省政斧督察室联合省检察院,监察厅,信访办,财政厅等单位,去丹阳做过调查,也形成了正式的调查报告。但这个调查报告发到丹阳之后,就没了下文。是不是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无人过问。我想,如果当时过问一下,或许曾永正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多少会收敛一点。甚至于他的罪行,也早就暴露了。这个很值得我们深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