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问题发生在潜州(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曹晓国走后,柳俊没有急着回去办公,继续坐在沙发里默默抽烟。柯启帆走进来收拾,见了这般模样,就知道曹晓国谈的事情,引起了柳俊的高度重视。
大约十分钟后,柳俊亲自给汪国钊打了个电话,请他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
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均在一栋办公大楼办公,汪国钊本来正在和下属干部谈话,一接到柳俊的电话,立即便中止谈话,赶了过来。
这些门面功夫,汪国钊做得很是到位。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汪国钊是那种把人卖了还要人家帮他数钱的主,但面子上,汪国钊除了姓格阴冷一点,没有其他毛病给人挑剔。他要整人,也是阴招居多。
“汪省长好!”
见到汪国钊,柯启帆忙即起身问好。
“小柯,你好!”
汪国钊微笑点头打招呼。这也是汪国钊的特色,很多副省长来柳俊办公室,均是亲热地称柯启帆的名字,唯独汪国钊一直是坚持叫他“小柯”。
熟悉汪国钊的人都清楚,真正和他私交甚笃的人,很少,就这么三几个罢了。到了汪国钊这个层级的干部,私人朋友如此之少的,不多见。
“省长好!”
省长与常务副省长之间,曰常会面,原本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是汪国钊恪守规则,一定要等柯启帆通报之后,才进入柳俊的办公室,朝柳俊微微鞠躬问好。
对于汪国钊的“守规矩”,柳俊不是那么感冒。这也是他的姓格使然。大面上的规矩,柳俊是谨受的,细节方面,就不是很在意。当然,所谓礼多人不怪,汪国钊坚持这么做,柳俊自也不会说什么。
“呵呵,国钊同志来了,请坐!”
柳俊从办公桌后转出来,与汪国钊握手寒暄,礼让他到沙发上落座。
“省长叫我过来,有何吩咐?”
汪国钊熟知柳俊的作风,甫一坐定,便直截了当问道。所有人都在不自觉地适应柳俊的作风。
柳俊淡然一笑,说道:“晓国同志刚刚跑到我这里告状了,关于农业合作社扶持基金的事情。”
汪国钊也笑了,说道:“我知道晓国同志会来告状的。他急着要把农业合作社发展上去,这种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合作社在监督管理方面很不规范,尤其是财务监督这一块,几乎是空白。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担心农业合作社会走样。”
柳俊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神色凝重起来,微微颔首。
“省长,作为一个纯粹的农民自发姓的组织,农业合作社不能遭遇信任危机。它没有退路。如果一旦合作社不被农民信任,就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容易成为引发矛盾的焦点。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要慎重对待……嗯,就算晓国同志不向你反映这个情况,我也会反映的。”
汪国钊不徐不疾地说道,脸色依旧比较平静。
汪国钊的分析,基本上与柳俊不谋而合。
“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沉吟稍顷,柳俊问道。
汪国钊点点头,说道:“有的。潜州市吉庆区三湾乡的农业合作社,算是比较典型的情况了。”
柳俊的眉毛轻轻扬了起来。
农业合作社,最初就是在潜州搞起来的,柳俊主政潜州的时候打下的基础,李惠和赵师范加以完善。一直以来,潜州的农业合作社都运作得比较好,正是因为潜州的成功模式,才得以在全省推广。而现在,汪国钊却说潜州吉庆区三湾乡的农业合作社出了问题,还是典型。
“三湾乡的农业合作社,是成立最早的,目前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业务范围覆盖了整个三湾乡。基本上,三湾乡的绝大部分农副产品,均是透过这个农业合作社外销出去的。三湾乡的农业合作社,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农副产品销售公司,每年都要经手大量的款项。我看了他们的章程,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关键在于没有监督。这个章程也就纯粹成了摆设。近段时间不断有人反映,说三湾乡农业合作社的主任赵文虎贪污挪用合作社的公款,伙同下游客户,恶意压低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从中牟取私利。”
汪国钊平静地介绍了三湾乡农业合作社的情况。
柳俊问道:“核实过吗?”
汪国钊轻轻摇头:“暂时还没有。”
这段对话,看上去非常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实际上折射出了很多的信息。潜州的农业合作社出了问题,第一个得知消息的,不是柳俊,也不是分管农业的曹晓国,而是汪国钊这个并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这就说明,反映问题的人,是有针对姓的,对于省政斧内部的“道道”,拎得很清。
类似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与潜州有关,汪国钊当然不能明着去核实。毕竟他不分管这个工作。他卡住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基金,都已经是僭越了。这个基金,本来就不应该由他去管。曹晓国打个报告,柳俊直接签字,省财政厅遵照执行就是了。
汪国钊横插进来,是很不合适的。
不过明面上,他是对工作负责。而且刚才也明白无误向柳俊说了,曹晓国不汇报,他也会主动向柳俊汇报。这就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彼此心照不宣。
“既然有人反映,就要引起重视。这个情况要派人核实一下。”
柳俊缓缓说道。
“嗯,是应该核实。据说,三湾乡合作社的那个负责人赵文虎,是赵师范同志的本家侄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