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A省的特殊情形(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无论刘飞鹏给柳俊“使绊子”,还是向晗公然向刘飞鹏叫板,都是肚里功夫。
这个会议的议题,看上去并不复杂。除了公安厅那个副厅长的职务,有了两个拟任人选,其他的都是一个拟任人选,也就是说大家只要点头或者摇头就可以了。
事实上,前面几个拟任人选通过的时候,毫无悬念,所有人均是点头赞同。
刘飞鹏只是没有事先和柳俊通气,提名时还是将功课做得比较足。提出来的几个拟任人选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毛病”给人家挑。
这个也很好理解。
刘飞鹏既然是“试探”柳俊,总不能搞几个完全不合格的家伙来讨论,那不是径直将小辫子交到柳俊手里吗?
最后讨论的才是公安厅的职务安排。
“呵呵,公安厅治安管理那一块,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全省的治安,都要依赖于一个好的领路人。李民安同志和王博超同志,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公安了,大家谈一谈吧,看看由谁担任这个职务比较合适。”
刘飞鹏微笑着说道,听上去,这两名干部均是由他刘书记提名的。
干部拟任问题,一般罗自立会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刘飞鹏话音一落,罗自立就说道:“刘书记,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我觉得,还是由李民安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更加合适一些。李民安同志是个老同志了,经验丰富,在公安系统也有一定的威望,相信他能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民安已经五十几岁,此前一直在政法系统工作,口碑不错,算得是个正直的干部,估计这个主管治安的副厅长,该是他退二线前的最后一个正式岗位。
刘飞鹏将他推出来,也有个“酬功”的意思。
老同志嘛,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退休前给个含金量比较高的实权职务,算是一个安慰。这在干部任用中,也是一种常态。
罗自立的话一说完,刘飞鹏便微笑点头。
柳俊将王博超提出来,“警告”的意图很明显。饶是如此,刘飞鹏也不想自己提名的人选被否掉。向晗向柳俊靠拢是一回事,“打擂台”的胜负又是另一回事。
省委副书记兼玉兰市委书记刘光兴笑着说道:“李民安同志是个不错的同志,年纪大,资格老,在政法系统有一定的人缘。不过,如同刘书记所言的,全省的治安都要依赖于一个好的领路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李民安同志的优点,可能也正是他的不足之处。治安管理,是一个打硬仗的岗位。我担心李民安同志冲劲不足啊。反观王博超同志,年富力强,以前又担任过省厅治安总队的总队长,治安管理这一块,正是他的强项。由他担任这个职务,可能更加合适一些。”
刘飞鹏与柳俊之间的“秘密”。刘光兴并不知晓,柳俊也没有和他提起过。再好的朋友加盟友,也不是事事都要通报的。
不过这样两个拟任人选同时出现在书记办公会议上,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刘光兴想来,出现这种情况,就表明柳俊和刘飞鹏的意见没有统一。作为柳俊最得力的臂助,刘光兴自然要站出来说话。
其实这种情形,在其他省份是不多见的。党政一把手之间有矛盾,很正常,全国大多数地方均是如此。但像A省这样明朗化的,就很少了。
通常省委班子里的成员,就算站队,也是比较隐晦的。也不一定就是某位班长坚定无比的拥护者,有可能在某一个问题上,这名常委支持了书记的意见,在另一个问题上,他又会支持省长。关键要看这个问题本身和常委们有多大的牵连了。
很多班子里,中立的成员居多,党政一把手真正的铁杆追随者,反倒比较少。
A省的情形,很是特殊。
究其原因,还在于有一位强势无比的省长。柳衙内不肯受制于人,省委班子里便经常“硝烟弥漫”,常委们也就只能将自己的真实意见收起来,选择力挺各自的拥护者。
这是个态度的问题!
越是到了高层,这样的问题越是要紧。
当然,柳俊如此强势,也不完全是姓格使然,也有现实的需要。为了大博弈,为了A省的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柳俊不得不表现强势。
在A省,国务院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这是底线。
柳俊无路可退。
他和刘飞鹏之间“针尖对麦芒”的态势,决定了书记办公会乃至常委会上,经常会出现“唇枪舌剑”的一幕。这个已经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了。
刘光兴私下里曾经跟柴绍基开玩笑,说是习惯了A省的“硝烟”,以后要是换了一个“和光同尘”的环境,只怕会适应不了,总是像只斗鸡一样了。
自己的话一说完,刘光兴立即反驳,罗自立淡然一笑,也不是十分在意。
他也一样习惯了。
刘飞鹏面向许宏玖,和气地说道:“宏玖书记的意见怎么样呢?”
书记办公会上的情形,壁垒分明,只有许宏玖貌似中立。但刘飞鹏估计,这种中立,今天应该结束了。柳俊不知用何种方法争取到了向晗的支持,刘飞鹏却利用柳俊的“失误”,轻轻松松就拉拢了许宏玖,细论起来,也不算如何的失利。
许宏玖微微一笑,说道:“基本上,我赞同光兴书记对李民安与王博超两位同志的分析……”
这句话一出口,刘飞鹏和罗自立便情不自禁地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有些惊诧。
难道许宏玖也要向柳俊靠拢?
太没道理!
好在许宏玖接下来的言语,让刘飞鹏和罗自立放下心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