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五百六十一章 代县长柳俊(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省里面会发生何等大事,宁北县的人不清楚。在他们看来,白杨上这个副厅局级,实在太正常了。没看到人家有个好老子么?就算人家不到宁北县来镀这一年的金,直接从团省委学校部部长的位置上进步,也只是等闲之事。
白杨的调离,让大宁市和宁北县都是措手不及。盖因事先没有一点征兆,省委常委、大宁市委书记陶义欧也是在省委常委会上才知道这回事的。此事甚至都没有经过省委书记办公会讨论,省委组织部长杨宜安直接就在常委会上将这个动议提了出来。
这个做法,很不符合常规。
但严玉成就这么干了。
没有人提出异议,张光明没有,胡为民也没有。至于省纪委书记叶春林,自然更加不会反对。这个事情,只有他与杨宜安是提前得到严玉成打过招呼的。
白杨是白建明的女儿,老严要拍人家白部长的“马屁”,照顾他的女儿上这么一个台阶,也很正常。而且白杨无论资历还是威望,也都已经足够了。
常委会上进行的是举手表决,谁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不举手呢?
一个都不会有的。
阻人进步,结下的梁子很难揭过去!
为了白杨的一个副厅级,选择直接得罪白建明,道理上说不过去。
白杨的任命获得全票通过。
开完省委常委会,回到市里,陶义欧马上就召开了书记办公会,议题只有一个,白杨调离,宁北县的班子,该如何安排!
听到这个消息,老实说,包括唐海天在内,大家都很讶异。
严书记这也太“突然袭击”了吧?貌似以前严书记很少这么干过!再说,给白杨官升一级是好事,干嘛要这么急匆匆的不顾官场规则?
不过人家是省委书记,偶尔搞一下忽然袭击,也只能由得他去。
“白杨同志能力出众,自律极严,担任省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正是人尽其才,省委有眼光啊……”
唐海天赞叹道。
尽管他不知道严玉成为何如此急匆匆的任命白杨为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料来必有深意,这个场面话,总是要说几句的。
“是啊,不拘一格用人才,大力提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正是中央一再强调的嘛……”
陶义欧也皮笑肉不笑地附和了一句。
到了这个层级,场面上大家都要对付过去的。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议一议宁北县的班子该如何配备……嗯,眼下宁北县,局势很不错啊,各项建设都开展得如火如荼,白杨同志和彭少雄同志,功不可没!”
陶义欧说道。
唐海天就微微一蹙眉。
盖因陶义欧只提到了白杨同志和彭少雄同志,却独独将柳俊同志抛到了一边。照说,市委书记只提县里的党政一把手,也很有道理。一个县处级副职,分量还不够市委书记经常挂在嘴巴上。然则,明白内情的人都清楚,宁北县如今的大好局面,抛开谁都可以,独独不能抛开柳俊。哪一个大动作后头,没有柳俊的身影和助力?
陶义欧这么说,是不是也代表着一种态度呢?
唐海天就用眼睛的余光迅速与刘岩和容百川沟通了一下。
每次开这个书记办公会,陶义欧都很闹心。原因无他,出席书记办公会的五位正副书记,唐海天一系有三个,另一位是有点退二线意思的市人大贺主任,一贯不说话,点头摇头而已。搞得他这个书记整个成了“孤家寡人”。
当然,唐海天还是比较守规矩,一般的事情上头,并不胡乱与陶义欧对着干。基本上,是从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思路上出发的。
既然上头任命陶义欧为大宁市委书记,唐海天就不能太离谱,该将的组织原则还得讲。强势不要紧,但事无巨细,时时刻刻显现出强势,就愚不可及了。
到了副部级这个层面,不一定要事事出风头占优势的。
刘岩明白,现在该是他这个党群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说话的时候了。
“嗯,陶书记,唐市长,贺主任,容书记,我个人的看法啊,宁北县现在局势不错,县委班子配合度也很好,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下来了。这个时候,不应该因为白杨同志的调离而出现大的变动,这也不利于宁北县的稳定和发展嘛……我看,还是应该立足于在宁北县范围之内解决。”
刘岩缓缓说道,脸带微笑。
唐海天就微微点头,说道:“我赞同刘书记的意见,就在宁北县提拔干部,比较合适。”
容百川和贺主任也都点了点头。
陶义欧就明白了唐海天等人的想法,是想给柳俊这个小子创造机会了。
县委书记调离,县长顺序接班和专职副书记进阶,都是十分正常的。只是,柳俊这小子也太年轻了吧?陶义欧记得也就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刚从学校毕业两年左右时间,这就要正处级了?
这几位都是柳晋才曾经的心腹干将,现在机会大好,就此将柳家的小子推上正处级,也在情理之中。谁不讲究个“同气连枝”?
其实撇开陶义欧与柳晋才曾经的龌龊不提,就事论事,陶义欧还是很看重柳俊的才华的。这小子硬是要得,尤其前不久竟然与老高家正面交锋,虽说不是大获全胜,也是凯旋而归。能力和手段都是上佳之选。设或这样的年轻干部,是他陶义欧的嫡系,不要说别人,首先他陶义欧就要千方百计将之提拔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