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四百四十七章 偷梁换柱(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N省省委第一会议室,省委常委会已经开了一个多小时。整个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淡淡的微笑。这其中,又以政法委书记胡为民笑得最为开心。
张光明直接和廖庆开“卯”上了劲,对于胡为民来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下面一个议题,是关于拟任大宁市市委副书记兼市纪委书记人选的提名……”
省委组织部长杨宜安扶了扶黑框眼镜,缓缓说道。
所有常委都略略眯缝了一下眼睛。
严格来说,这是张光明到任两年多来,第一次在重要人事问题上与廖庆开意见相左。或许以前的人事安排,张光明也未必完全都同意廖庆开的意见,只是一来廖庆开做事留有余地,该给张光明留下的,一般也都留了。二来,张光明是孤身来到N省,一直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圈子”,就眼下来看,张系已经足够与胡系分庭抗礼,但与廖系还是有很大差距,贸然起“衅”,不符合张光明的一贯作风。
现在张光明忽然出招,用意大家都很清楚。
张光明是在为“接班”做准备了。
假使张光明能够顺序接班,对于胡为民一系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张光明做了省委书记,一时半会,他的实力也绝不可能发展到廖庆开眼下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廖庆开退二线,原先的廖系势必会产生分化,严柳杨为一体,叶春林与周波又是一体,这样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如果省长不就地提拔,仍由中央空降的话,N省高层差不多要形成五派势力,谁也不能独大。张光明要从容掌控,必然要对各系做出一定的让步,胡为民等人的话语权又要增强几分。
省委班子成员去留的决定权在中央,张光明开始插手大宁市的布局再正常不过。
无论如何,大宁市是省内分量最重的城市。
廖庆开居中,张光明在他左侧,严玉成在右侧,N省三巨头的排位,一直都是这样的。胡为民眼睛的余光,自他们三人脸上一一扫过。
奇怪的是,三个人都是脸带微笑,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田文明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依照廖庆开的姓子,不可能一意孤行,强行在常委会上通过对田文明的任命。尽管他能做得到。
设或如此,廖庆开就等于是自己破坏“原则”了。
怎么,你廖庆开的秘书就可以特殊?明明正在调查问题,还要提一级?
身为省委书记,他不能这样授人以柄。
或许高层看在他资格老的份上,不会计较此事,毕竟是大大违背“规则”的作法。你省委书记可以开这个先例,就不怕人家有样学样?
这么说,廖庆开准备向张光明“妥协”了?
一想到强势的廖庆开也有“妥协”的一曰,尽管不是向自己妥协,胡为民还是很开心。
“组织部这里有两个人选,第一位,是现任宝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长容百川同志……第二位,是现任省政斧办公厅副主任龚义夫同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同志的基本情况……”
杨宜安不徐不疾,报出了两位“拟任”人选。
胡为民的笑容忽然僵了一下,眼睛一瞟张光明,发现他也是一样,脸色有点滞窒。
严玉成则和柳晋才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好一招“偷梁换柱”!
这个就是柳俊给几位大佬支的小招数。既然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田文明身上,那么就绕过去好了。另外将容百川提了出来。
这一“战”的主要目标是要拿下大宁市纪委书记的位置,增强柳晋才在大宁市委的话语权。能够上田文明当然最好,一举两得,既增加了柳系在大宁市的实力,又遂了廖庆开重用田文明的心愿。
人老了,都有点恋旧。
田文明追随廖庆开多年,鞍前马后,颇有劳绩。在宝州市任职期间,表现也很不错。廖庆开在退下去之前,给他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在中纪委蒋副书记的批复件送到廖庆开案头的时候,廖庆开确实非常生气。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和他“对着干”生气,更为重要的是廖庆开了解田文明,这个同志或许有一些缺点,却不会沾染经济和作风的问题。为了争权夺利,匿名举报在前,明文批示于后,廖庆开对这种作法很不认同。
与严玉成商讨此事时,廖庆开甚至一度表示出相当强硬的态度,要强行在省委常委会上通过对田文明的任命。
“我还没退呢!”
这是廖庆开的原话。
说这话的时候,廖书记的腮帮子鼓了又鼓。
廖庆开对严玉成十分信任,基本上有什么话都不瞒他。
严玉成笑着说了些开解的言语。
他对廖庆开的敬重和感激,是不言自明的,雅不愿看着廖庆开在即将到线的时候犯这种“原则姓错误”,以致留下不好的风评。
然则给廖庆开开解是一回事,严书记自己的郁闷,只有更在廖庆开之上。
“严柳”一体,固然是严玉成生气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最主要还是从大宁市的工作开展出发的。很明显,柳晋才在大宁市遇到的阻力比在宝州市大得多,到任一年,还在纠结于班子的内部磨合,消耗了许多宝贵的精力。
这次宁北县班子整个烂掉就是明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