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四百二十九章 港商考察团(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杨佑华被任命为学校部副部长,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
说是意料之中,那是因为单纯算资历的话,整个团省委的正科级干部之中,无人能出其右。就在学校部内部提拔,不提杨佑华真的说不过去。
所谓出乎意料之外,则是争夺这个副部长位置的副处级干部,竟然达到了六位之多。其中甚至还有深得韦安邦与林明义信任的嫡系心腹。
韦安邦线上的副处级干部要来争夺这个副部长,当然不是为了搭白杨柳俊的顺风车,乃是掺沙子的意思。总不能你们学校部就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吧?现在“支教活动”眼看搞得如火如荼,这时候跑到学校部来抢一份功劳也好啊!
不曾想所有人的算盘都落了空。
韩江面对纷纷扰扰上门的访客,快刀斩乱麻,依着白杨和柳俊的意思,不过两天之后,就在书记办公会上强行通过了对杨佑华的任命。
对于韩江的这次“霸道”,韦安邦等人就算有气也发作不得。毕竟在台面上来说,提拔杨佑华是最合情合理的做法。
至于其他部门处干调任学校部,韩江只要轻轻一句“没必要”,就无人能予以反驳。
这次“风波”的始作俑者白杨和柳俊,没时间去管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情,眼见得已是三月下旬,他们要抓紧时间落实“支教活动”的诸般具体事宜。杨佑华刚提上副部长没两天,就主动请缨,要求带队下去考察。
对他这个要求,白部长和柳部长自然不会阻拦,当即派出三个小组,由杨佑华和两名副科长分别带领,分赴全省各个地州市的落后山区进行调研考察工作。
白杨和柳俊则亲赴各处高校,开始进行支教人员的筛选活动。
其实这个筛选活动,主要是白部长亲力亲为,柳副部长时常半路消失不见。
对于小顽童玩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把戏,白杨姐姐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柳俊这回却并非无故“跷班”,还是向白部长说明了原因的。
大宁市全市大规模招商引资的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市政斧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市政斧统一组织的庞大无比的南方商交会代表团也已组建完毕,陶义鸥最初在常委会上提出来的五十家企业,最终变成了一百七十六家企业,几乎囊括了大宁市的各个工业行业。
而首届全省商品交易会也已拉开帷幕,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这个省交会的提议,得到了张光明的完全支持。
当大宁市政斧将举办首届全省商品交易会的报告报送省府之后,张光明在报告上批了三个字——好!好!!好!!!
为此,张光明在接到报告的当天,就召见了陶义鸥,向他了解省交会的具体计划。这个事情,陶义鸥做了充足的准备,汇报的时候,中气充沛,条条是道,听得张光明频频点头,临了,更是给了陶义鸥极高的礼遇,亲自送他到办公室门口。
走出张光明办公室的刹那,陶义鸥是有些感触的。
倒不是张光明对他的礼遇和客气。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老资格的副省部级干部,官场上这些套路,心里头清楚。他感慨的是柳晋才敏锐的眼光和一把手的气量。
人家愣是能从一个南方商交会里头看出许多门道,这一点,陶义鸥承认自己有所不如。也不是说陶义鸥不如柳晋才脑子好使,能坐到他这个位置上的人,没有一个平庸之辈。应该说,是双方的思维方式与出发点不同。
自己是不是过于沉迷官场的规则了呢?
陶义鸥想。
甚至可以说,自己是不是过于关注个人的利益得失,过于关注官场的所谓站队,所谓斗争呢?不知不觉间,自己禁锢了自己的思维。
“义鸥市长,要是全省每个市长每个专员,都能像你这样站在极高的高度上看待经济建设的问题,我这个省长就轻松了。”
这是张光明刚才和他谈话时所发的感慨。
自然,是极高的赞誉。
当时陶义鸥多多少少有些得意之情,不过隐藏得很好。
现在仔细想来,张光明夸的可不是他陶义鸥,夸的是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
看来人家宝州市能这么迅速的追赶上来,不为无因啊!
思路上,自己输了一筹,气量上,更是输了一筹。
不可否认,柳晋才是个厉害角色,斗争起来不含糊。但是人家斗争是事出有因。拿下黄知非与郝伟宪,大宁市的社会治安状况立即好转。至于李勇上开发区工委书记,陶义鸥自己也清楚,绝对比平思宁合适。其他的常委,不管是胡为民系还是陶义鸥系,柳晋才都还没动过呢。
陶义鸥忽然觉得,自己是真的有点小肚鸡肠了。
陶市长独自在心里发了一通感慨之后,决定好好干个样子出来。
不蒸馒头还争口气嘛!
……大宁市招商引资工作全面铺开,柳俊先生着实有有点忙。市政斧参加南方商交会的代表团尚未出发,一个庞大的香港考察团先就到了大宁市。
这个香港考察团的领队乃是香港盛业基金顾问,香港亿昌置业公司董事长金富昌先生。考察团一共汇聚了二十几家香港企业的老总,大都是在盛业基金的投资人,依托香港金融界的传奇人物柳青小姐,老总们这几年着实大大发了几笔横财。既然柳总裁如此看好大宁市的发展前景,这些老板自然要来看看。
柳总裁的眼光,总是不会错的罢?
而金富昌的理由更简单:柳书记在大宁市,我不去投资就是傻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