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三百零五章 严书记要聘礼(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见老爸发窘,严菲是抿着嘴笑,柳衙内实在忍耐不住,笑得捂住肚子,倒在了沙发上。
“什么事啊?”
解英见这边热闹,也放下心爱的电视剧,走了过来,一见之下,立时也笑弯了腰。
“哎呀,菲菲,你也把你爸画得太帅了,他……他哪有这么帅过?”
严玉成瞪了一阵眼睛,瞧瞧画夹上“英俊潇洒”的自己,忽然也笑了起来,摸了摸严菲的脑袋,笑道:“菲菲,画得不错……借你的男朋友用一用,行不行啊?”
眼见柳俊和严菲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下半年就要读大三,严玉成也便基本上默认了他们的关系。
严菲笑着点头,问了一句:“爸爸,我设计的这套牛仔服好不好看?”
敢情这小丫头是将自家老子假想成了“服装模特”,在进行图上作业呢。
严玉成笑道:“好看,不过爸爸年纪大了,这样的衣服怕是穿不出去了。”
严菲歪着头打量了严玉成一会,说道:“爸爸还很年轻,一点都不老。”
这话严玉成听着开心,不知不觉间,当年风华正茂的红旗公社严主任,如今也已五十岁了。听了女儿“夸奖”,严书记笑眯眯的,“爱屋及乌”,对柳俊这个“臭小子”也客气起来了,说话语调柔和了几分。
“小子,你说说,怎么看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很好啊,台山区的乡镇企业,本就是整个宝州市发展得最好的,整体规模很可观了。以此为基础,成立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完全可行。不过这样一来,我倒是有点为秀城区担忧了。”
柳俊虽然一直在看严菲作画,严玉成和柳晋才的谈话,可是一句未漏,听得清清楚楚。
严玉成明白他的意思,手一挥,说道:“那也没关系。就是要有竞争才有动力嘛,总不能老靠行政手段压制其他县的发展,来保住秀城区第一的位置吧?终归要靠自己努力才行的。”
严玉成在原宝州市委书记任上的时候,卯足了劲往前跑,生怕被向阳县追了上来,面目无光。如今做了新宝州市的书记,却又说出这般“大公无私”的话来。
其实这也很正常,严书记自己不就瞪大眼睛死盯着人家洪阳市和大宁市不放吗?照宝州市的发展势头,今年将洪阳市“斩落马下”已成定局,纵观全省,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大宁市了。
只要有机会,严书记是不会在意将大宁市也“斩落马下”的。
柳俊笑道:“我觉得火炬计划实施后,全国各地都会搞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山区上个副县级架子,不成问题。大家都会这么干的。”
严玉成听出了一点名堂,蹙眉道:“你的意思是说,没特色?”
这位的姓子就是如此,“泯然众人”的事情,干起来兴致不高。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特色这个东西吧,不是体现在开发区的区域多大,行政级别多高,关键是要有实际的成绩。我有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供领导参考。”
严玉成眼睛一瞪:“有话直说!”
“嘿嘿,第一就是技术创新和创新基金的问题,这是火炬计划着重强调的内容。腾飞公司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出了空调机,这只是个别的例子。柳家山财大气粗,在技术革新上头舍得投入,但是别的中小型企业,怕就没有这种远见。就算有这种远见,也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因此我觉得,在柳家山而言,可以建议他们成立一个专门的,读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公司,读力核算,自负盈亏。”
严玉成一愣:“研发公司读力核算,自负盈亏?”
不怪严书记发愣,国内惯例,历来研究院研究所研发部之类,都是附属机构或者说学术机构,是由政斧全额拨款,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一样是循此惯例。研究部门的成绩,也是以出了多少学术成果,获得多少荣誉证书和奖励来衡量的。
将非生产姓的部门读力出来,自负盈亏,还从未听说过。
“对,就是完全将研发部门当成一个营业姓的公司来运作。他们的研发成果,可以当作商品出售,根据预期可能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明码标价,出价高者得之。比如同一个科技成果,腾飞公司想要,别的公司也想要,那就不一定是转让给腾飞公司,假设别的公司出价更高,也可以优先转让给别的公司。这样一来,不但研发公司有动力,就是腾飞总公司,也会更加重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的眼光都是有局限的,一些科研成果,研究人员辛辛苦苦搞出来了,仅仅由于公司高层没有一双慧眼,就此埋没了。这可是极大的浪费。”
“火炬计划”一颁布,柳俊就做了极其详细的研读,这时候说出来,自也不是“言之无物”。
严玉成眼睛亮了起来。每当他听到一个极好的建议,或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就是这么个表情。
“那要是研发部门的成果,谁都看不上呢?怎么办?研究人员难道就不发工资了?”
柳晋才忽然插口问道。
“要是谁都看不上,那就证明他们研发的方向出了问题,将宝贵的精力都浪费在无聊的研究上面去了。引进竞争机制,就是要让他们紧盯市场需要,开发市场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至于研究人员的工资,基本的待遇是肯定要保证的,毕竟不是生产实体。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周期很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前期投入还是很必要的。但是他们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一定要和他们的奖金和红利挂钩,这样才有动力。”
事实上在此之前,研究成果获奖之后便被束之高阁,任其尘土满面的事情,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柳晋才和严玉成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嗯,你接着说。”
“就目前宝州市的企业情况来看,除了几家大型的部属企业和省属企业,唯有腾飞总公司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资金实力,我可以说服五伯先行一步。”
柳晋才又点点头。他知道柳俊对柳晋文的影响力有多大。
“另外,就是按照火炬计划里提倡的那样,市里和区县,都可以成立创新基金,专款专用,扶持一些最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个我看可以由科委那边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去负责,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强化保密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知识产权是经济效益的一部分,不能被别人无偿使用,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这一点,对当时的国内企业来说,又是一个盲区。许多外国公司,特别是歼猾似鬼的东瀛倭奴,以“猴子民族”著称,便经常打着参观访问或者合作办厂的旗号,摆出所谓“国际友人”的身份,利用国内许多企业负责人盲目相信上级和些许的显摆心里,窃取我们的新技术和传统秘技,屡屡得手,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