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二百六十七章 代市长(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八七年的春节,周培明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医院早就查出,他有严重的心血管毛病,但周培明一直坚持上班。宝州市挂牌成立,八六年全省各地州市经济总量统计,宝州市跃居第四位,仅次于大宁市,洪阳市和N省南部的南云市,周培明和严玉成得到省委省政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取得了这个成绩,周培明倍感欣慰,许是要实现的目标都实现了,忽然之间失去了精神支柱,原本就已严重透支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垮了下去。
周培明病重住院,省委省政斧领导都表示出高度关注,龙铁军受罗梓荣和廖庆开委托,专程赴省人民医院高干病房看望了周培明,又亲自出面,安排周培明的爱人和女儿住进省人民医院,就近照顾。
“培明啊,安心调养,梓荣书记和庆开省长都很关心你啊。”
龙铁军坐在周培明床前,摆出了老朋友谈心的架势。
周培明望了一眼龙铁军,淡淡一笑:“龙书记,你也老了。”
密室独处,十年搭档,周培明说话也便没了顾忌。
“可不是吗,头发都白啰……”
龙铁军撩了一下白多黑少的头发,发出了一声感慨。
“对于我今后的去向,省委打算怎么安排?”
周培明问得倒也直白。
以他现在这个身体状况,势必难以重返宝州市委书记任上。那不但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个人不负责任。
“这个还没召开常委会讨论,不过我来之前,梓荣书记和庆开省长都有这个意思,等你病愈出院后,就留在省城吧,毕竟这里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要比宝州市好一些。”
周培明点点头。
这个结果,他早就意料到了。
如果他不生这场病,干满一届退下来,以宝州市这几年取得的骄人成绩,省里无疑是要给安排一个副省部级的闲职让他颐养天年的。现在忽然病倒,这个结果就提前来临了。
对他个人来说,也无关紧要。
官场上打滚了一辈子,熬得心力憔悴,在市委书记的“宝座”上多呆两年少呆两年,其实也没多大区别。严格说起来,周培明只是和龙铁军姓格迥异,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大方向上,两人是一致的。
在病床上躺了这么些曰子,许多事情,周培明重新审视了一遍,算是看明白了。
“宝州市委书记,由谁来担任?”
周培明很随意地问道。
龙铁军笑了笑,反诘道:“你的意见呢?”
周培明就笑了:“其实我这话当真问得多余,省委应该已经有定论了。”
龙铁军哈哈一笑,也不拐弯抹角:“是的,这段时间,玉成同志代替你主持市委的工作,还是井井有条的。”
……周培明之后,严玉成顺序接班成为市委书记,基本上已经成了定论。但是由谁来接任市长,却又成了众人紧盯不放的焦点。
这几年来,宝州市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宝州官场的变动,也是特别频繁。几年时间,换了三任书记,三任专员(市长),细论起来,每一次异动,似乎都是严玉成更进一步。由常务副专员而副书记再到专员,速度很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实,几乎没人提出异议。
如今又是这个牛皮哄哄的家伙,一屁股坐了市委书记的宝座,别人也只能干瞪眼。
而对于骤然空出来的市长位置,几个最有希望的人选都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从容淡定”的姿态。经过了前面两次专员“争夺战”的失利,刘文举和康睿似乎都不再将此事放在心上,春节期间,也只是例行公事的到各自熟悉的省里领导家里做了拜会,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衷之色。
至于严玉成和柳晋才,还是老规矩,带着柳俊和严菲,去拜访了周先生、龙铁军、白建明和廖庆开。话里话外,聊的都是家长里短,鲜少涉及宝州市如今的政局。
自然,廖庆开很关心“国营企业破产重组的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
去年十二月初,国家颁布了《企业破产法(试行)》,算是为企业破产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这个《破产法》只有四十三条,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是规定了企业破产的一般流程,对于指导破产企业重组,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说白了一点就是,国家同意企业破产,但破产之后的路怎么走,得你们自己想办法。
单看“试行”这两个字,就能知道,这部法律的诞生何等艰难,甚至可以说是在反对中诞生的。据说在《破产法》草拟过程中,有相当级别的中央领导很尖锐地指责过这个事情,认为这是和国家的基本政策相背离的。
而廖庆开作为主政一省的封疆大吏,他更关心的不是程序而是实际的效果。
企业破产之后,大批工人下岗,安置不好,会产生很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个工作,目前主要是晋才同志在负责的。”
严玉成十分大气,在省长面前也不藏着掖着。貌似他才是领导小组的组长。
廖庆开便望向柳晋才。
柳晋才沉吟一下,说道:“廖省长,目前我们选定了六家经营困难的国营企业作为改革的试点,其中工矿企业四家,分别是市农机厂,市矿山机械厂,市工具厂和一铸管厂。商业领域,选的是市百货公司,还有一家是国营五峰林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