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八十九章 出谋划策(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柳俊笑道:“假如让我去当这个酒厂的厂长,今年年底我就给你扭亏为盈。”
满桌大哗。
严玉成倒是见惯他的惊人之语,笑眯眯的伸出手来,冷不防敲了一个暴栗,笑骂道:“小子,有屁就放。别跟老子拐弯抹角,小心老子取消你的预备女婿资格!”
县委书记在酒桌上如此失态,朝一个小屁孩粗言秽语,一众服务员不禁抿嘴而笑。
而梁巧原本巧笑嫣然的脸上却悄悄变了颜色,偷偷打量粉妆玉琢般的严菲,刹那间眼里竟蓄满了泪水。柳俊心里一痛,这当口,也只有装作看不见了。
“严伯伯,都说过的了,不许打我的头,会变傻的。”
柳俊摸着脑袋,很是委屈地道。
柳晋才笑道:“小俊,别闹了,快说,有什么好办法?”
若论智商,严书记柳主任未必在柳衙内之下,所差者,今后三十年的阅历罢了。
“那我要先问问,县酒厂为什么会亏损?”
“销路打不开,产量也上不去,人员多,吃闲饭的多,自然亏损。”
看来柳晋才对县酒厂的情况倒做过细致的了解。向阳县工业基础薄弱,一个百多号人的酒厂就算是了不得的大企业,柳晋才主抓经济,酒厂这关先就放不下。
“那销路为什么不好呢?”
“向阳县群众不富裕嘛,家家户户都自酿米酒,红薯酒,有几个人买得起瓶子酒?”
柳俊摇摇头,眼睛只盯着个向阳县,企业焉能壮大?只不过对方却是自己的老子,自然不能直斥其非。做儿子的得守做儿子的规矩。当下柳俊选择字眼,很委婉地道:“爸,向阳县销路不好,可以考虑走出去嘛。”
柳晋才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走出去?怎么走?”
“首先,眼光不妨放长远一点,最起码也要放在宝州地区一市七县这个市场层面上。先占据了这个市场,有了盈利,下一步就要考虑进军全省,更下一步就是进军全国市场。”
柳俊挺起胸膛,摆出了“指点江山”的架势。
“接着说。”
柳晋才尚在思考我的话,严玉成用筷子敲了敲柳俊面前的碗碟,催促道。
“嘿嘿,今天是给周伯伯的饯行宴,咱们改曰再谈如何?”
柳俊正要高谈阔论一番,眼睛一瞥周先生,赶紧换了言辞。喧宾夺主的忌讳,不能犯。何况这个“主”,还是柳俊同志打心眼里无比敬重的恩师!做人要厚道。
周先生其实听得甚是专注,早将追忆大好年华的感慨抛到了脑后,闻言笑道:“不妨事,你说,我也很想听一听呢。”
柳俊想了想,理顺一下思路,说道:“这个事情,可以分作三步来走。第一步,就是要给县酒厂起个名字,酒也要起个名字。像现在这样,瓶子上写着七扭八歪的‘苞谷酒’三个字,下面落款同样是七扭八歪的‘向阳县酒厂’五个字,一点名气都没有,根本勾不起人家购买的yu望。”
“购买yu望?”
柳晋才喃喃地品味着这几个字,若有所思。
“至于酒厂起什么名字,苞谷酒起什么名字,这个是细节问题,可以集思广益,我这里……”柳俊指指自己的脑袋:“……也没有现成的。”
“第二步,就是要抓住关键。什么才是酒厂扭亏为赢的关键,就是抓销售,打市场。酒厂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读力姓很强的销售科,甚至单独成立一个销售公司都可以。主打市场。这个销售科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员配备和资金配备,还要有足够的调配资金的权限。不能再搞那种‘早请示晚汇报’的事情,销售人员的收入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坚决打破大锅饭。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在收入上就得是两个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才能将销售人员的积极姓彻底调动起来,一举打开市场……”
“等等,小俊,这些东西谁告诉你的?”
周先生饶有兴趣地问。老夫子可能觉得自己并没有教他这些知识。
郁闷ing!
为什么他们总认为,一定要有人教过,柳俊才能知道呢?人脑和电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脑能自主合成新的知识,而电脑不成!
“伯伯,您教我的啊。”
柳俊瞪大眼睛,故作不解状。
“我?”周先生笑着摇摇头:“我可没教你这个,不敢居功!”
“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读书要举一反三,不可拘泥成法?我这个,也算是源于实践吧……嗯,方文惕您还记得不?就是红旗公社修收音机的那个脚有点瘸的年轻人……”
“嗯,有点印象。这个跟他有何关系?”
“有啊,关系可大了。他如今在县里老街开了个利民维修部,不但修旧机器,还组装二手机出售,生意都做到宝州市去了。我在他那里帮忙做事,学了不少东西呢,他还开给我工资……”
这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先在这里打个埋伏,哪天他们知道自己有钱了,也好给自己有个解释的余地。
梁巧瞪大眼睛。她是清楚维修部的内幕的,柳俊也是老板之一,怎么现在倒成了帮工的?柳俊赶忙给她使眼色,免得这老实丫头一开口就泄了老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