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

第三十三节 问策(上)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现在叙州变得越来越重要,盐商开始在那里进行开发,而且还停泊了大量的明军船只,成都遥控叙州越来越困难。随着叙州的人口不断增多,粮食和各种物资如果通通从成都转运也会导致成本过高,因此成都方面一致认为应该向叙州移民。叙州将执行和成都相同的政策,例如同秀才、低税和货物专卖制度等,这些都毫无疑问,有疑问的是该派谁去负责。
邓名手下的人才奇缺,而且他也不打算让军官兼任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这样一来似乎就只有袁象比较适合。由于袁象的救命之恩,刘晋戈对他一直很客气,成都的提刑司也因此有了一定威信,它的判决成都知府衙门始终没有顶撞过。要是把袁象派去叙州,邓名担心刘晋戈又会与提刑司打起来。
不过邓名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让袁象去叙州,这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就是不能永远指望提刑司依靠人情维持,知府衙门需要学会尊重司法部门而不是尊重司法部门的领导人,现在提刑司的权威已经建立,知府衙门也习惯了不插手司法;第二,叙州的开发肯定要仰仗成都的支援,而且还会分去成都的税源、人口和收入,要是派别人去,邓名担心刘晋戈会对叙州的事情不上心。
不出邓名所料,宣布了袁象的任命后,刘晋戈是最积极赞同的人,极力称赞邓名英明,并发自内心地为袁象能够掌握一府的行政实权而高兴;刘晋戈还向邓名和袁象保证,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叙州的开发工作,绝不会有地域门户之见。
袁象走人后,成都提刑司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邓名不假思索地把这个位置给了贺道宁。后者初来乍到,让他负责别的工作不要说邓名不放心,其他人或许也会有所不满——即使提拔官二代是这个时代自然而然的事情。提刑司的事务比较少,贺道宁可以先在这个职务上锻炼一下,而且虽然贺道宁胆子不算很大,但好歹是贺珍培养的继承人。据说贺道宁的拳脚功夫不错,邓名私下里琢磨着和刘晋戈能有一战之力,起码刘晋戈需要慎重地考虑决斗的后果。至于贺道宁本人对这个安排也很满意,他刚到成都就获得了掌管司法的权利,不但可以在这个岗位上熟悉邓提督的法规,而且通过袁象的例子看来,这还是一个通向高级政务官的跳板。贺道宁暗下决心要好好干,保证提督的意志能够实现,以便为自己将来的前途铺路。
袁象在交接的时候给贺道宁仔细地介绍一遍,邓名也告诉贺道宁提刑司的任务就是保证同秀才有处伸冤,保证司法公正才是贺道宁最重要的任务,邓名并不希望提刑司成为知府衙门的附属部门。而叙州的工作邓名就没有什么可指导的了,他呆在四川的时间还不如离开四川的时间多,一切都只能靠袁象去斟酌。
为了保证叙州的安全,邓名命令任堂带着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连(六百步兵和一百骑兵)的常备军移驻叙州。任堂一贯以诸葛自诩,因为读过书,也有一定的政务能力——虽然邓名觉得军官插手政务未必是好事,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任堂去给袁象当助手和参谋——当然,邓名有言在先,任堂只是参谋,袁象有独一无二的决定权。至于叙州的提刑司,邓名又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从成都提刑司调一批人过去,原来的成都提刑司升级为省提刑司,叙州的提刑司也归贺道宁领导——实在是无人可用,不然邓名不会让袁象的老部下去制衡叙州的知府衙门。
安排好了人事后,邓名就打算启程去建昌。几乎所有的下属都不同意,赵天霸得知邓名的决定以后,也犹豫了半天。
“现在都府的事情这么多,叙州也刚刚开始建府,提督是不是过一过再去昆明为好?”心理斗争了一番后,赵天霸小心翼翼地说道:“如果提督有什么消息想送去晋王那里,我代提督跑一趟就是了。”
“你是担心晋王对我不利吗?”周围并没有其他的人,邓名单刀直入地问道。
“哪有此事?”赵天霸打了个哈哈,但紧跟着他又说道:“但朝廷……嗯,提督和朝廷……嗯,晋王和朝廷……提督的身份……”
赵天霸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任何理由来,但话里的意思显然还是不愿意邓名在这个关键时刻去云南。
“我是文督师任命的长江提督,这个身份有什么问题吗?”邓名打断了赵天霸的含糊其辞:“晋王是假黄钺的亲王,我自然是晋王的下属,以前没有时间也就算了,现在我有了余暇,理应去拜见晋王,报告长江流域的军情,并且请教晋王的指示。”
赵天霸无话可说。从他本心来说,当然希望邓名和李定国和衷共济、关系融洽,不过邓名无论是三太子还是少唐王,都会是永历的竞争者,而李定国作为永历最坚定的支持者显然和邓名有巨大的利益冲突。
“赵兄,看看我们周围,”邓名叹了口气:“我们只有三分之一个湖北,四川也是敌我共有,只有云南基本完整地在晋王手中。天下这么大,我们只有两个省而已。”
“提督说得是,”赵天霸闻言不再犹豫,重重地一点头:“我陪提督去昆明一趟。”
赵天霸本想说一句:“誓死也要护得提督周全。”但这话终归是含有对他恩主李定国的不信任,所以他没有说出口而是暗暗藏在心里。
“好,就是这一去,又要耽误赵兄的前途了。”邓名微微一笑。
赵天霸在成都常备军中的威望很高,上次和赵良栋交战时,赵天霸不顾安危冲进敌军重围救助部下,被他救出来的人不用说,其他的士兵也都非常敬佩赵天霸的勇气,很多士兵都希望以后能在赵天霸的麾下作战。邓名离开四川的时候,赵天霸在军中的名气甚至比李星汉还要高一点,当时常备军也是以赵天霸为主,李星汉为副。
“提督取笑了。”赵天霸哈哈一笑。现在成都要组建一个常备军的步兵团,大批的官兵都私下议论若是邓名不亲任这个团长的话,那么让和士兵同生共死的赵天霸出任是很合理的。
虽然邓名计划将来组建一个团的骑兵常备军,不过现在只有三个连的编制,以后大概会以这三个连为基础扩编为三个营。任堂带走了一个,周开荒和穆谭忙着抢另外两个,赵天霸跟着邓名去云南后,成都的常备步兵团肯定要交给李星汉负责建设。
“提督不是给我一匹马了吗?我也算是有失有得。”赵天霸洒脱地答道。既然李星汉负责建设步兵团,那将来肯定会是第一个升任中校的,赵天霸也没机会再和他竞争第一个常备团的指挥权。前几天邓名把自己的那个买马的名额送给了赵天霸,让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匹好马。
“嗯,那好,准备一下,我们很快就会出发。”
这次邓名不会带三堵墙的卫队出发,而是会带二百名步兵去建昌,这样路上也可以节省一些粮草。同时还会带一百匹马和一些银子去,这都是要送给冯双礼和李定国的礼物。
在离开成都的时候,邓名让使者去奉节报信:“报告文督师,我带了三千甲兵、七千辅兵,押送着五十万石的粮食出发了,几个月内就会返回成都,让督师他老人家不必担心。”
……在邓名踏上去建昌的路时,渝城又迎来了燕京的使者。李国英得知他的奏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李国英向清廷提出从渝城撤退的策略,但是几位辅政大臣都不出言赞同。
“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总督大人是忠臣,但成都还是要打一下。”使者带来的不是文书,而是口信。
“打一下?”李国英疑惑地问道。
“是,不是说贼人开始经营万县和叙州了么?就算打不了成都,打一下万县或者叙州也是好的,最好是叙州。”现在燕京也知道攻打成都有些困难,所以退而求其次:“既然贼人经营叙州和万县,那么这两地周围总会有贼人的军屯吧?只要靠近这两座城市,大军是不是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补给?”
李国英苦笑了一声:“邓贼主要在成都屯田,若是能逼近成都,那么大军便是有十万人,粮草应该也可以解决。但叙州和万县的屯田并不多,恐怕无法支持大军长期围困。”
“也就是说,这两地的贼人不多?”听说叙州和万县屯田不多后,使者敏锐地问道:“那么出动大军能不能迅速打下来?比如一万披甲,再加上两万无甲。”
“这个……”李国英心想这如何敢担保,犹豫片刻后他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贼人在成都怕是有两万甲兵,顺流而下支援奇快,出动偏师攻打叙州很危险;攻打万县稍好,但袁贼手里也有好几千披甲,仓促之下恐怕拿不下,一旦川西的贼人大举来援,官兵恐怕也会陷入险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