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道:“贵邦有一位老夫子曾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当真有理。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大蒙古朝政清平,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大汗不忍见南朝子民陷于疾苦之中,无人能解其倒悬,这才吊民伐罪,挥军南征,不惮烦劳。这番心意与郭叔父全无二致,可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来,咱们再来乾一碗。”说着又举碗饮乾。法王等举碗放到口边。郭靖大袖一挥,劲风过去,呛一阵响处,众人的酒碗尽数摔在地下,跌得粉碎。
郭靖大声怒道:“住了!你蒙古兵侵宋以来,残民之逞,白骨为墟,血流成河。我大宋百姓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性命送在你蒙古兵刀箭之下,说甚么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
一个有血有肉、满腔热忱、铮铮铁骨的故事从秦川的口中娓娓流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听到正在厮杀中的竟陵守城军民耳中心头,都是精神大振,这个故事和他们眼前的景象竟是如此的贴切,以至于让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豪情满怀。而故事中的那个郭靖又让众人感到敬仰无比,心中大生崇拜之情外,原本有些疲惫的身子此刻又生出一道勇力,手中握着兵器的力度也又再度的加强,劈砍出的力道也比开始凌厉的很多。
而江淮军的战士呢?秦川的故事同样的传入他们的耳中,可同样的故事却没有给他们带来鼓舞和力量,反而让他们的心境为之一乱,故事中的郭靖同样让他们心生崇拜,可是现实是——他们好像是故事里的元蒙一样,是个坏蛋!
在由竟陵城守军和江淮军形成的打斗狂潮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一手将扑上来的江淮军战士打飞,一手却在擦拭眼眶中蕴含着的泪珠。
别人从故事里得到了力量,而他却从故事中听到了怜悯,听到了愧疚。
「大家有鲜花的投几朵鲜花吧,和第十五名的差距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