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连连点头,对于儿子的宽厚仁慈万分满意,陶应则有意无意的看了刘备和糜竺兄弟一眼,嘴角含笑,心里自言自语,“一定要冷静,要理智,这个时候和刘备翻脸不明智,一是没有准确证据,和刘备翻脸会落下忘恩负义的骂名;二是这时候和刘备翻脸,没有半点胜算;三嘛,徐州现在的情况,是血流到了不能再流,元气伤到了不能再伤,除了多栽花少种刺,还需要一条狗!一条看门狗!”
“公子,请上马。”徐州大将章诳亲切的声音打断了陶应的盘算,平时里连话都懒得和陶应说几句的章诳,此刻不仅对陶应是笑容满面,还亲自给陶应牵来了代步战马,诚恳说道:“公子,请上战马,末将为你牵马回城。”
“章将军,还是我来。”昨天还在悄悄嘲笑二哥的陶基挤上前来,伸手去抢章诳手里的马缰,“二哥,让小弟为你牵马。”
“公子,请上马!”陶应的身边,响起了无数真诚的呐喊声,无数的徐州军士百姓,还有无数的刘军将士,都自发的让到道路两旁,为陶应让出了一条笔直的回城道路,还喊起了有节奏的口号,“公子!公子!公子!公子——!”
听到这嘹亮的口号,又看到徐州军民百姓真诚的笑脸,还有那条道路两旁挤满人头却又笔直无比的回城道路,陶应热泪盈眶,向徐州百姓拱手,哽咽喊道:“百姓们,你们太厚爱陶应了!”
“公子!”无数的百姓哭出了声,还有无数的人主动向陶应跪下,伏地嚎啕大哭…………
“小儿!”有一个人心思复杂,他脸上尽是亲切而又赞许的微笑,心里却在疯狂怒吼,“小儿!陶应小儿!坏了我大事的陶应小儿!我不杀你,誓不为人——!”;